(一)深化京津秦对接合作
1、全力承接非首都功能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发挥比较优势,根据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点、途径、方式,建立部门、县区对接国家部委和北京“1+2”模式。积极承接非紧密型行政辅助服务、央企总部、金融后台服务、医疗教育、文化等功能,重点承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型企业、高端制造生产加工环节、清洁加工业、仓储物流等产业。建立健全优势互补、共建共享京秦对接合作机制,加强配套体系建设,力促重大承接机构和项目尽快落地,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吸引更多非首都功能和产业向我市疏解和转移。
2、建设核心承接载体
统筹市域城镇空间结构、承载能力、产业基础、设施配套等因素,加快建设北戴河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及央企总部承接平台、北戴河新区非首都功能集中承接平台、大开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承接平台、大临港产业承接平台,打造“多层次、多功能、强带动”承接载体,进一步优化市域产业空间布局。支持北戴河新区建设微中心,鼓励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创客新城,加快昌黎县城建设卫星城步伐。
3、推进京津秦公共服务互通共享
将弥合京津秦公共服务差距作为融入京津秦协同发展的重要任务和深化对接合作的基础性支撑,重点围绕要素市场、医疗教育、社会保障、金融服务、信息信用等领域,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对标北京开展同城化试点,加快完善政策体系,逐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对京津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有效促进京秦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
(二)全面提升开放水平
1、提高融入全球经济能力
强化港口辐射带动功能,加强与环渤海港口对接合作,推动建设蒙古国出海口和陆海国际联运枢纽,打造对接“一带一路”的国际综合物流通道。加快实施承秦铁路项目,打通秦皇岛港与二连浩特口岸综合运输大通道,主动对接冀蒙俄国际货运班列,加密沿海港口集装箱国际远洋航线,积极拓展国际、国内双向腹地,提升国际陆海交汇节点城市地位。不断完善北戴河机场综合服务功能,全力争取航空口岸正式对外开放,积极培育开通国际国内航线,拓展城市空中大通道。借助北戴河优势,积极承办国内外高端会议,打造北戴河会议精品品牌。以承接首都教育资源疏解为突破口,吸引国内外优质资源向大北戴河布局,建立国际人才流动机制,推进人才培训国际化和国际认证本地化,培育国际教育品牌。
2、培育口岸开放新优势
推动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口岸、保税、航运服务等功能,加强与北京内陆港对接,打造北京新兴出海口。加快政策创新,构建便利化通关环境和贸易机制,全面提升开放层次和水平。借鉴推广上海自贸区试点经验,对接天津自贸区,推动相关政策向我市延伸,打造天津自贸区功能分区。落实京津冀区域通关、检验检疫一体化政策,与京津共推“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合作,加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提高通关效率,促进贸易便利化。谋划建设北戴河机场空港产业园,打造冀东地区航空货运基地。
3、完善招商引资模式
改革招商机制,创新招商方式。强力推行代办制,通过改善软环境、动员全社会、依靠企业家、围绕产业链开展招商,最大化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带动经济提质提速发展。探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投资新兴产业、高新技术和新兴业态。支持跨国企业来秦设立采购中心、区域总部。推动优势产业主动融入中韩自贸区。鼓励优势企业在境外建立长期稳定战略资源供应基地和生产制造基地,支持企业并购境外优质资产、国际知名品牌、研发中心和营销网络,推动优势产能有序向境外转移。完善支持“走出去”政策体系,加强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的政策指导和信息服务。完善对外投资合作预警、风险防范和境外突发事件处理机制。
(三)统筹优化开放载体功能
1、推动综合保税区建设
争取出口加工区优惠政策向临港物流园区、东扩港区延伸,完善国际贸易、进出口加工等功能,形成外向型产业新平台。整合出口加工区、保税仓库等资源,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谋划建设综合保税区,发展壮大国际中转、国际贸易、国际货运等业务。谋划利用综合保税区与市域内开发区、园区合作,集聚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等企业,统筹增强开放载体功能。加快建设生物医疗保税区。
2、引导园区差异化发展
进一步明确市域各类开发区、园区功能定位,探索推进“一区多园”模式,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按照投资意向实施差异化招商。支持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戴河新区深化国际合作,推进建设国别特色园区。引导秦皇岛临港物流园区、北戴河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秦皇岛空港产业聚集区、圆明山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等发挥比较优势,深化与国内外对接合作,集聚现代物流、高新技术、文化旅游等产业。支持县域产业园区依托各自优势,错位发展、强化区域对接合作,共同拓展国内外市场。深度参与环渤海区域合作,积极推动与东北地区合作,拓展与长三角、珠三角和蒙晋等地区合作。
3、完善园区承载功能
完善“引进来、走出去”政策体系,加强外商投资和经济合作的政策指导与信息服务。完善园区管理体制,创新园区运行机制。着力完善园区商务配套、生活配套功能,引导重点产业园区实现产城互动融合发展,增强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大力加强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产业园区构建“云+网+端”的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园区智能化发展水平。到2017年实现省级以上开发区实现“十通一平”。到2020年,力争每个县区建设1个第四代产业园区。
专栏8:对外开放重大政策及项目
争取国家批复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申请设立秦皇岛综合保税区、生物医疗保税区,建设天津自贸区功能分区,争取进口水果、肉类口岸资质,落实京津冀区域通关、检验检疫一体化政策,建设秦皇岛口岸通关综合服务平台、北戴河机场口岸正式对外开放,建设国别产业园、北戴河国际会议基地、北戴河新区国际会议中心。
七、坚持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对标国内外一流滨海城市,按照精致化、特色化思路,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推动港产城互动融合发展,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和人文魅力,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生态环境优越、滨海特色突出、城乡一体繁荣的重要节点城市。
(一)优化城镇功能布局
1、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形态
立足我市空间结构特点,结合行政区划调整,推进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实现全市“多规合一”、“一张图管到底”。按照“东优西控、特色组团、全域统筹、生态优先”思路,统筹产业布局、基础设施配套和城镇布局,强化海岸线管控,发挥滨海城镇带引领作用,推动滨海城区向腹地拓展,完善多层次支撑节点,打造山、海、城、港互动相融的城镇空间格局。
2、完善提升城镇功能
按照“滨海城区做优、城市拓展区和县城做强、小城镇做出特色”的思路,逐步优化滨海城区高端要素集聚功能、城市拓展区港产城联动发展功能,提升县城人口和产业集聚功能,加快推进小城镇整合利用区位、交通、生态、产业等资源,进一步发挥特色优势。完善基础支撑功能,打造区域中心镇、产业重镇、旅游名镇。
专栏9:城市(镇)功能定位
1.海港区:以行政区划调整和实施西港搬迁改造提升工程为契机,加快港产城互动、陆海空联动,提升口岸物流、区域门户等主城区承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重点培育壮大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临港制造、文化旅游等产业,打造现代服务业引领区和临港产业集聚区,建设现代化港口旅游城市。
2.北戴河区:以休疗培训机构改革为契机,积极争取国家将北戴河区明确为首都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疏解优选承接地和总部基地,率先实施全域旅游,重点发展高端旅游、会议培训、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等产业,率先实施全域旅游,打造“红瓦绿树、碧海金沙”的世界一流海滨风景名胜区,建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际名片。
3.山海关区:发挥历史文化特色优势,突出“山海相连、关城一体”特色,建设长城与滨海有机融合的历史文化名城,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打造文化旅游发展提升区和临港装备制造业集聚区。
4.抚宁区:以调整产业空间布局为重点,高标准规划建设,提升产业和人口聚集度,加快融入中心城市,建设山水田园景观特色的新城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商贸物流等产业,打造先进制造业承接地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5.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与抚宁区和全市各园区合作,成为全市发展增长极、排头兵,重点发展先进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产业,建设京秦创新合作发展示范区、节能环保和数据产业基地。
6.北戴河新区:与昌黎县一体化发展,围绕建设国家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重点承接首都教育、医疗、体育功能疏解和转移,重点发展健康医疗、休闲旅游、高新技术等产业,建设国际著名健康休闲旅游目的地、京唐秦轴线特色产业卫星城,争列国家级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