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从一般意义上总结的成功资质获得者的成功因素路径,可为未来其他计划申请资质的企业提供些许参考,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是唯一的路径,特别在当前中国的政策环境下,地方政府高层往往为了本地企业申请资质而不惜动用各种资源,在用地、环评和样车制造和检测中给与支持,或者干脆“撸起袖子亲自跑资质”。而有资金有实力有技术有品牌有政府关系的外资汽车企业,如特斯拉、大众、丰田等,也会不断通过包括使馆、商会、国际组织、本国政府等各种途径不断进行资质的游说。这些都有可能使得资质的申请形势更加复杂。有实力的现有传统汽车企业(包括低速汽车企业)和外资汽车在国内的合资企业也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获得独立的新能源生产资质。
至于呼声很高的互联网造车公司,《汽车海外并购》和《智能新能源汽车》认为还是需要更长一点的时间进行技术和生产方面的积累,才有可能打动偏保守和谨慎的评审委员会专家和审批部门。
此外,除了这八家成功获得资质的企业外,江苏奥新新能源有限公司跨界年产2万辆碳纤维轻量化纯电动乘用车建设项目没有通过发改委投资项目核准。这家公司的首次申请“失败”的教训,也应当引起后来的资质申请者的注意。
江苏奥新新能源2009年7月在江苏盐城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成立的专门从事纯电驱动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和销售的高新科技企业,是盐城市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子公司(原是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盐城开发区投资设立的子公司)。盐城国投是控股股东,持股比例50%,盐城物资集团持股30%,原东风设计研究院总经理助理、现任江苏奥新新能源总经理的史践个人持股20%。
江苏奥新是工信部公告内纯电驱动新能源专用车生产企业,产品覆盖纯电动垃圾车、扫路车、纯电动厢式运输车、篷式运输车、仓栅式运输车、纯电动售货车、纯电动宣传车等产品。
江苏奥新计划总投资9.2876亿元生产建设具有“第一个2万辆碳纤维纯电动汽车制造工厂、第一条电动汽车铝合金底盘机器人焊接线、第一条高温高压真空辅助碳纤维成型生产线和国内第一款一次充电续驶里程达460公里以上纯电动自主品牌汽车”碳纤维电动汽车项目。
江苏奥新是盐城国投控股的国有专用车企业,此前没有相关新能源乘用车生产经验,此次投资新能源乘用车属于跨界投资,并且投资额为9亿多,远低于普遍认可的20亿,年产量为2万,远低于普遍接受的5万台。
除了投资和产能等“硬件”外,江苏奥新盐城项目“未经环评擅自开工被江苏环保厅通报并罚款(盐环罚字〔2015〕41号,已被写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因买卖合同被深圳沃特玛电池起诉并被法院裁决查封和冻结财产”等“软件”方面,也显然影响到了评估专家组们对江苏奥新新能源企业诚信的判断。
即使江苏奥新到处宣传其多项“中国第一”以及“碳纤维、铝合金”等高大上的概念,至今仍然没有获得发改委投资项目的审批核准。从2015年11月相关资质评审委员会专家对江苏奥新进行资质考察整整一年后,2016年10月20日,发改委在线投资审批平台更新的信息显示,江苏奥新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年产2万辆碳纤维轻量化纯电动乘用车建设项目的审批状态显示为“不通过”,正式宣告了这家新能源乘用车行业的新进入者在资质申请道路上遭遇“失败”。
总结
希望以上对资质申请者的成功要素路径的总结和实操层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总结,可以为诸多在资质申请道路上的后来者提供些许借鉴和帮助。
基于这些经验和教训,《汽车海外并购》和《智能新能源汽车》祝愿继北京新能源、长江EV、前途汽车、奇瑞新能源、江苏敏安电动、万向集团、江铃新能源、重庆小康金康新能源之后,其他独立新能源资质的申请者如NEVS、云度新能源、威马、车和家、游侠、小鹏、奇点汽车、合众新能源、河南速达、河南森源、知豆、力帆新能源、河北御捷、乐视汽车、郑州比克新能源、山东唐骏欧铃、云南德动、昌河新能源、博郡新能源、江淮大众、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等等等造车新势力也能脚踏实地尽快拿到资质,毕竟目前在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个千载难逢的大风口,特别在油耗+新能源积分的政策压力下,新能源汽车市场上一大批积分缺口和千亿级别的盈利空间还等着这些新的进入者来填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