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危废处置能力不足,需求缺口巨大
目前,我国危废处置企业的处置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危废产生量位3634万吨,另据《2015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数据,截至2014年,全国危险废物处置经营单位核准利用处置规模已达到4304万吨/年,实际利用量仅有993万吨,实际处置量仅有394万吨,实际利用和处置量为1387万吨,远低于核准水平,而大量的危废没有得到有效处置或者经过不正规企业处理而造成二次污染,同时还有大量的危废没有进入官方的统计口径。对于拥有危废经营资质的企业来说,市场存在着至少2000万吨每年的需求缺口。
3.4.3.分散市场格局中龙头显现
我国危废处置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市场较为分散,大部分企业处置能力较低,而且没有危废填埋厂这一类危废处置终端资源。2014年,我国拥有危废经营资质的企业共有1921家,绝大部分企业呈现规模小、资质较少、处置能力弱的特点。根据初步估算,从危废处置能力来看,大部分企业的年处置能力在5万吨以下,仅有东江环保一家危废年处置能超过100万吨,仅有4家企业危废年处置能力超过20万吨,全国危废处置能力CR4不到7%。以危废处置经营规模最大的江苏省为例,截至2016年2月,江苏省核准危废处置许可经营数量为10万吨以上的企业只有10家,占江苏省危废企业数量的百分之3.6%,而危废处置许可经营数量并不是危废实际处置量,一般企业的危废处置能力要大大低于许可的经营数量。很多危废处置企业没有危废填埋厂或者焚烧设施,只能对危废进行一定的预处置,危废的最终处置还得依靠其他企业。
在危废处置行业中,东江环保、光大国际、威立雅中国、深圳市危废处理站等企业树立了自己行业龙头的地位,属于行业内第一梯队。这些企业进入危废处置行业较早,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和产能优势,而且位于危废产生量较大的省份,地理位置优越、靠近市场,拥有稳定并且优质的客户资源。第一梯队内的公司危废处置许可种类较多、能够提供危废处置的一站式服务,大部分企业都掌握了一定的危废处置终端资源,如危废填埋场、焚烧厂等,部分还拥有一定的危废运输、收储能力,因此在抢占市场份额上较其他企业更具优势。其中,东江环保目前为危废处置行业的绝对龙头,2015年其危废处置能力为136万吨,远高于排名第二的光大国际(年危废处置量29.3万吨)。
3.4.4.中国危废处置行业整合正当时,内生扩张和外延式并购进入并举
危废处置行业潜在的市场空间巨大,市场集中度较低,危废行业龙头纷纷加强资源整合,加大市场份额的抢占力度,同时危废处置行业外环保企业纷纷布局危废处置产业,整合行业资源。目前,危废产业的整合主要集中在危废处置行业较为发达、处置企业较多的地区。原先危废处置行业内规模较大的企业推行“外延并购+内生式扩张”的策略以提高危废处置能力,重点抢占危废终端资源并加强一站式服务能力建设。同时,行业外环保行业企业也纷纷采取外延式并购行业内危废处置企业进入危废处置行业。由于危废经营资质审批时间长,初期固定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收周期长,危废处置项目从设计到审批通过再到运营需要5年左右时间,行业进入壁垒较高,外延式并购往往成为行业外企业进入危废处置行业的首选。
现阶段,危废处置行业内第一梯队的企业正加快危废处置的终端资源和一站式服务能力的布局。这是因为第一梯队企业已经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和产能,并且拥有较为稳定的客户,在某些的区域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在抢占市场方面,单纯的扩大产能已经无法提供更多的边际经济效益,而获取处置终端资源和建设一站式服务能力成为挖掘市场潜力的主要手段。在危废处置终端资源方面,主要加强危废填埋厂、焚烧厂的布局;在一站式服务能力方面,主要是增强危废处置能力并增加危废处置资质,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以抢占市场份额。同时,部分危废企业加强危废运输和收储能力的建设,真正做到危废从收集-运输-处置等全套一站式服务。
危废领域我们建议关注龙头公司东江环保。公司通过构建危废收集运输网络和优先布局进行选址构筑行业进入壁垒。公司通过17年的经营拥有43个危废处理资质,拥有壳牌等优质客户,处理能力远超国内同行。公司通过“内生自建+外延”并购扩大公司产能,巩固龙头地位。现已拿到136万吨的危废处理量资质。预计2020年产能350万吨。广晟入主给公司带来协同效应,为公司业绩提升带来新动力。
3.5.环卫行业:市场化助力挖掘环卫服务市场潜力
3.5.1.环卫市场化加速
根据统计局数据,2015年,全国城市清扫保洁面积为73.03亿平方米,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91亿吨,全国城市拥有公共厕所12.63万座。通常城市清扫保洁每年的价格在12元/平方米上下,垃圾清运费在70元/吨左右,城市公共厕所每年的管理费用在10万元/座左右。
综上,可以测算出2015年全国城市环卫服务市场规模为1136亿元,而这一数字尚不包括县城、建制镇和乡村的垃圾清运、道路清扫和公厕管理费用。因此,保守估计全国环卫服务产业规模已达到千亿级别。
2005至2014年,中国环卫相关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长趋势,我国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投资2014年达404.8亿元,2005年至2014年年复合增长率达14.37%。
近年来,政府不断出台政策推动政府职能转型,引导地方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环卫服务,加快环卫市场化步伐。2000年前,市政环卫服务属于政府行政管理的范畴,环卫服务由政府主导的事业单位提供,市场化程度较低。2000开始,我国部分沿海城市启动政府采购公共服务试点,环卫服务市场市场化起步。随着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定位,此后,中央政府不断出台政策鼓励我国各级政府职能转变。2013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制度。2014年12月,财政部、民政部、工商局出台《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暂行)》,提出事务性管理服务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2015年4月,财政部、发改委、住建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权管理办法》,环卫市场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加速。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环卫服务产业市场化率在20%左右,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环卫服务产业市场化率已经超过60%,中国环卫服务产业市场化水平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除了政策推动因素以外,未来推动中国环卫产业市场化的因素还有:1)政府部门通过环卫市场化可以缓解财政压力;2)政府部门既是服务提供者也是服务付费者,缺乏专业的管理和作业水平,环卫运营项目效果不佳,而专业的环卫公司在技术创新和机械化作业上拥有自身的技术优势。
未来,环卫投资的增长和环卫市场化加速,是推动环卫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驱动因子,而环卫服务市场化加速是驱动未来环卫服务市场规模扩大的主要因素。
3.5.2.环卫服务市场集中度低,龙头跑马圈地正当时
环卫服务市场市场集中度较低,一些主要的环卫企业如玉禾田、龙马环卫、启迪桑德等合计市场占有率仅为为7.48%。
巨大的市场空间和较低的市场集中度吸引了环卫服务龙头企业通过“外延+内生”的方式开拓环卫服务市场,环卫市场处于跑马圈地阶段。以固废龙头启迪桑德为例,公司2014年正式进入环保领域,之后加大环卫领域布局,2016年启迪桑德通过兼并和自己设立的方式,新增环卫子公司13家,业务遍布安徽、河北、河南、湖南、山东、广东等地。我们推荐环卫龙头启迪桑德,看好其在环卫领域的快速拓展。
环卫领域我们推荐龙头公司启迪桑德,随着环卫市场化放开加速,公司环卫运营规模迅速扩大,并带动起环卫车销售业务增长,公司获取PPP订单能力强,拉动公司市政工程业绩快速提升。
3.6.报废汽车拆解:五大总成回收放开,理顺市场机制
2016年6月,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了1.84亿辆,同比增长13%,汽车保有量绝对体量已经成为全球第二。2006-2010年是汽车行业销量快速增长且保有量初具规模的时期,按照汽车报废年限约为10年计算,未来几年我国或将迎来首个汽车报废高峰期。同时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空气污染治理力度的逐渐加大,黄标车的整治也在不断提速,各地的专项淘汰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这也将为报废汽车拆解回收行业的发展带来契机。
报废汽车拆解行业目前面临着几大问题:一是生产成本高;二是收购数量少;三是销售的再生材料因拆解周期长,导致价格波动大;四是收购报废车辆得不到增值税发票无法抵扣销项税。
我们认为汽车拆解行业发展的主要掣肘为市场机制没有理顺。由于废旧汽车通过正规拆解价值较低,但是将即将报废的汽车卖给二手车市,获利远超正规拆解渠道。而这些车流入二手车市后进一步流向更偏远的地区或者流入拆解黑市。
我国报废汽车回收比率(当年报废汽车回收量与当年汽车保有量之比)一直都很低,且与国外发达国家差距很大。据商务部数据,2015年,我国报废机动车回收187.4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1.09%,与国外成熟国家6%-8%的水平相比,报废汽车回收率明显偏低。
2016年9月19日,国务院法制办网站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中规定,拆解的报废汽车“五大总成”,可按照国务院报废汽车回收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制定的有关规定交售给零部件再制造企业。“五大总成”再制造的实现可以大幅提高报废汽车拆解行业的盈利能力,从而可以带动报废汽车回收价格的提升,使得更多的报废汽车进入正规的拆解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