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壮大创新创业平台。培育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支持现有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调整布局,着力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的孵化体系,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良好平台。充分发挥MW众创智慧谷、大学科技园等孵化器载体作用,加速推动孵化基地实体化运作,着力促进创新成果尽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催生更多科技型企业和创新创业实体。
强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引育计划,围绕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加大对“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造就一批推动主导产业发展的高端领军人才。发挥合芜蚌人才金港、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平台作用,加快在蚌建设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硕士生实训基地。支持驻蚌高校与企业采取合办专业、定向培养等模式,订单式培育专业技术人才。持续扩大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范围,鼓励科技人员兼职创业、在岗创业、离岗创业和放宽科技人员职务发明成果处置权,激发企业和个人创新创业活力。
第三节 全面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
大力推进区域创新改革试验,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探索建立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科技管理体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统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服务、人才引育等方面取得重大改革突破。挖掘驻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源头创新能力,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蚌实施产业化项目。建立科技资源共享共用机制,推动驻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等公共科技资源进一步面向中小微企业有效开放,构建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互动的创新网络。完善金融创新支撑体系,开展高新技术企业信用贷款试点,积极发展科技融资担保、科技保险等金融服务。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经济发展有效对接,实现科技进步对产业增长的支撑作用明显提升。
第四节 实施质量品牌升级工程
以提升品牌质量为核心,突出企业主体作用,强化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激发传统产业企业内生活力。引导传统产业企业树立品牌理念,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培育一批名品、名企、名牌、名家。促进蚌埠产品向安徽品牌、中国品牌、世界品牌转变。引导企业制定品牌管理体系,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积极争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字号品牌,增强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产品质量管理水平,通过质量标杆企业示范带动,推广卓越绩效模式和先进质量管理技术,鼓励企业主持或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制(修)订,积极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和追溯制度,坚持开展市长质量奖评选,争创安徽省政府质量奖,进一步夯实品牌创建的质量基础。完善质量监督体系,加大对质量违法和假冒品牌行为的打击和惩处力度。到2020年,拥有安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数量居全省先进水平。
第五节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演进升级。构建高速传送、综合承载、智能感知、安全可控的下一代信息通信网络和广播电视网络,提高宽带网络能力,提升普及规模和网速水平,支撑和服务智能制造。重点加快城域网、接入网、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等基础设施的下一代互联网(IPv6)升级改造。统一规划铁塔资源,大幅提升城域网传输交换能力和智能调度能力,建成“光纤化、宽带化、广覆盖、深覆盖”的接入网络,建成以4G网络为主、WLAN为补充的无线高速宽带网,实现宽带网络无缝对接。重点推进工业宽带建设,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重点园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有机衔接,探索实施工业信息基础设施“企企通”工程,推动有条件的工业及生产性服务企业开通高带宽专线服务,鼓励企业设备、产品及供应链上网,实现智能设备、机器、流程、数据和人的互联互通,促进工业互联网发展。
加快大数据开发应用。推动数字资源开放。建成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及公共信息平台,出台全市政府机构数据开放管理办法,在保障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优先推动交通、医疗、就业、社保等民生领域政务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推动大数据应用。重点发展工业大数据产业,促进工业大数据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行业应用。支持电子商务等领域率先推进大数据交易中心建设。发展大数据产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云计算、大数据龙头企业,加快建设区域性大数据基地。推广数据可视化、数据挖掘、分析检索等信息技术,开放各类接口标准,支持政府、企业及公众使用公共数据开发推广各类智能终端APP,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
加快互联网向各个领域渗透融合。充分激发互联网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推进互联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强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等技术手段,重点推进“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农业、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商贸流通、互联网+文化旅游、互联网+民生”,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创造新型业态。以互联网与各行业融合创新为突破口,大力培育网络服务平台,积极发展信息平台、交易平台、媒体平台、应用平台、社交平台、支付平台,实现互联网平台经济跨越发展。
专栏7:“互联网+”重点领域
“互联网+”制造。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推动玻璃设计院、大富机电、214所等行业龙头企业探索发展智能工厂、智能装备和智能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鼓励企业综合应用虚拟设计制造、智能测控、精益管理以及集成协同等技术提升智能制造能力。推广使用工业机器人、3D打印机等新型智能装备,提高重大成套设备及生产线系统集成水平。
“互联网+”农业。鼓励互联网企业建设农业服务平台,加强产销衔接。大力推进农业物联网建设,加快推进农业信息服务、农产品网络销售与质量溯源,积极发展智能农业、感知农业、精准农业,构建智慧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互联网+” 绿色制造。加快对纺织、电力、化工、建材、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主要耗能、耗材设备和工艺流程的智能化改造。建设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能源和主要污染物排放远程监测信息系统。
“互联网+”金融。合规提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规范发展网络借贷和互联网消费信贷业务。鼓励国内知名互联网金融企业对我市中小微企业开展P2P、众筹、垂直搜索等融资服务。鼓励本地金融机构、小贷公司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或借鉴互联网金融模式,改革创新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
“互联网+”税收。实现纳税人通过互联网完成涉税事项的办理;及时发布税收法律、法规等信息,为纳税人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政策宣传;充分利用征管数据和外部交换数据,通过云计算,生成及时的税源分布、增减等情况,多维度展示税源变化;将纳税人分散的信息集中展示,对纳税申报质量和财务核算做出评判,达到发现税收风险、堵塞漏洞和提高税收征管质量的目的。
“互联网+”物流。加快推进市级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推进货运车辆与仓储设施、配送网点等信息互联。鼓励物流企业运用互联网发展物流金融、物流保险、在线交易、结算支付、物流配送等物流新服务。
“互联网+” 电子商务。抢抓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机遇,依托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B型),加快建设集保税展示、物流、交易、服务于一体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打造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传统型企业深化电子商务应用,支持电子商务平台和企业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争创省级、国家级示范企业。支持社区电商O2O、农村电商发展。
“互联网+”交通。加快市级公交服务管理平台建设,推进在线交通信息、出行路线规划等服务。推广公共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提升交通支付智能化水平。推广各类职能终端在在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布局与应用,发展实时交通信息查询、实时精确导航、交通事故预警、道路快速救援等智能交通服务。
“互联网+”文化旅游。支持传统媒体发展新媒体业务,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促进广告创意、动漫游戏、数字内容、数字出版、版权交易等新兴业态发展。加快建设旅游电子商务平台,鼓励各地利用互联网开展旅游营销信息发布、旅游产品在线预订和交易支付。
“互联网+”民生。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发展互联网医疗卫生服务,推进医疗资源、医疗数据联网共享。鼓励健康服务机构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大件公共信息平台。探索建立全市教育大数据库,推进各级各类优质教学资源联网共享。支持学校、社会培训机构建设网络培训平台,开发在线教育APP,开展移动教学、远程教学、视频教学、名师教学。
第六章 推进中心城市建设
按照全域统筹的理念,强化规划引领作用,进一步优化城市发展空间、产业空间和生态空间,持续提升区域性装备制造、综合交通、科技教育、医疗卫生、商贸物流、文化旅游、金融服务等中心城市能级,形成与区域特大中心城市规模和功能相匹配、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城镇化发展基本格局,走集约高效、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到“十三五”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0%,两率差距进一步缩小;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100%全覆盖。
第一节 优化中心城市发展空间
综合发挥基础设施、承接产业转移、吸纳人口、公共服务等优势,服务市域、辐射皖北,不断提高中心城市集聚能力和承载功能,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大城市。按照“引河入城、拥河发展、环湖集聚、显山露水”的城市规划思路,建设山水型生态园林城市。促进新老城区协调发展,提升新城综合开发水平,优化老城服务功能配套,促进空间集约、产业集中、人气集聚,做精、做优、做美中心城区。进一步推动行政区域优化布局,适时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扩大城市范围,增强中心城市能级。探索区域合作、城市组团协调发展新机制,积极促进蚌凤淮城市一体化发展,打造800万人规模的城镇密集发展区,形成半小时生活圈、1-2小时经济圈,深入参与更高层次的产业布局和分工协作,推动跨区域合作、多城市协同发展,发展成为皖北、沿淮城市群的重要增长极。到2020年,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65平方公里,中心城市常住人口达到165万人。加快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心,怀远、五河、固镇县城为三带,沫河口、马城、新马桥为工业新城镇的“一体三带三节点”的蚌埠都市区。
第二节 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坚持“以产兴城、以城带产”,合理安排城镇及产业发展规模和布局,提高城镇化与产业化发展的协调性和互动性,使每个城镇都有产业园区为支撑,每个产业园区都有城镇为依托,构建产城融合、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形成若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城市服务功能完善、边界相对明晰的城市综合功能区。以推进开发区产城一体化为突破口,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的原则,在促进产业集聚、加快产业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推进产业园区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综合型城市经济转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统筹规划包括产业集聚区、人口集聚区、综合服务区、生态保护区等在内的功能分区,坚持基础设施优先,改善城镇发展生态环境,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革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政区合一”、“派出机构”等管理模式,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将县域开发区打造成为具备综合城市功能的产业发展基地和宜业宜居现代化新城。
第三节 完善基础设施体系
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加强城市环线和出口通道建设,实施“三环”、“七辐射”工程,形成城市道路外环、中环、内环,改造、新建7条对外放射性干道,实现城市内外交通无缝对接。统筹城市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建设,提高路网密度和可通达性,建设改造桥涵、立交桥和人行天桥,实施长淮卫淮河特大桥、延安路淮河通道工程等,畅通重要节点。结合城市道路建设,同步建设绿道绿廊、综合管廊、环境卫生、交通安全等配套设施。
强化能源供应保障。加快清洁能源发展,加强配电网建设,实施城市和农村电网智能化改造,满足光伏等绿色新能源和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需求。加大天然气、石油液化气供应能力建设和使用范围。启动城市集中供热工程,至2020年,全市形成集中供热面积600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