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至5月31日,财政部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中已经储备项目8644个,项目金额达104,156.83亿元。相关项目主要分布在市政工程、交通运输、安居工程、旅游、环保等领域。
全国PPP项目库中已经储备项目8644个,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采用PPP模式进行海绵城市项目建设具有以下优势:
政府方:缓解财政压力,借助PPP模式可以用较小的启动资金完成大规模项目建设;作为SPV公司股东,可以在项目全周期内把控项目质量;招标过程中更注重供应商综合实力,避免了BT模式中供应商追求低价中标,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降低工程质量的问题。
社会资本方:作为SPV公司股东,项目建设期可以获得更稳定的项目建设款项支付,避免了BT模式中常见的工程款项拖欠问题;PPP项目体量比较大,参与大型项目可大幅度增加公司营业收入,加速公司业绩成长,提高公司管理水平。
金融机构:好的PPP项目可以为其带来稳定收益。
运营期盈利模式是关键
由于部分海绵城市项目具有外部性特征,社会资本方对项目收益落实存有疑虑,担心出现政府违约或无法兑现收益承诺等问题,这给海绵城市PPP项目推进带来一定阻力。因此,盈利模式确认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一环。
在PPP项目过程中,若将项目验收视为分水岭,整个项目可分为建设和运营两个阶段。建设阶段项目运行脉络清晰,只要控制好融资成本,社会资本方就可以获得稳定收益;但运营阶段却始终存在着谁来付费和怎样付费的问题。
根据财政部印发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PPP项目付费方式分为三种:
使用者付费:由最终消费用户直接付费购买公共产品和服务,适用于污水处理厂等在未来较长时间内有稳定收益的项目;
政府付费:指政府直接付费购买公共产品和服务,适用于景观改造、河道清理等纯外部性特征明显,没有或者很难取得稳定收益的项目;
可行性缺口补助:是指使用者付费不足以满足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成本回收和合理回报,而由政府以财政补贴、股本投入、优惠贷款和其他优惠政策的形式,给予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的经济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