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大型国有煤炭企业转型必看实用贴

添加时间:2016-03-03 13:32:01 来源: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

 

四、分析和结语

 

1、未雨绸缪,加快发展非煤接替产业

 

资源型企业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企业战略结构转型。分析萍矿成功转型的原因:一是起步早,早谋划,早发展。几十年前萍矿人就提出了发展非煤产业的构想,当时的口号是“以煤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利用”,即主攻煤炭,同时发展多种经营副业,5-7年代一大批企业的建立,为以后非煤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认清形势,敢于面对困难。至上世纪9的代初,企业陷入了从未有过的困境,因资源枯竭,煤炭生产逐渐萎缩,企业生产用人多,效率低,成本居高不下,企业办社会和就业矛盾日益突出。正是在这一时期,国家又对国有重点煤矿提出3年抽回亏损补贴,放开煤价,企业进入市场。面对形势所迫,萍矿人果断将产业发展重心从煤炭向非煤炭产业转移,摒弃“等、靠、要”的计划经济思想,率先实行改革,主动走向市场,自我发展,从而抓住了机遇。

 

2、产业转型要与体制创新同步推进

 

资源型国有企业转型不可能是每个单一方面孤立的进行。企业产业结构转型的成功离不开合理的企业制度,在这一过程中,制度创新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萍矿能从困境中走出,正是得益于产业发展和企业改革的同时进行,相互促进。萍矿早期形成的“相对集中下的独立运作”经营管理模式,就是从当初简政放权、转变机关职能开始的。当前萍矿庞大的产业集群正是在现代产权制度和企业治理结构规范下有效运转,很难想象没有这些,这艘大船如何前进。大型综合型煤炭企业的改制应坚持这样的原则:以产权制度和用工制度改革为重点,以产业战略性结构调整为改制模式选择依据,做到整体设计,因企制宜,分步实施。

 

3、产业结构调整要立足企业实际,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

 

要全面协调好发展高新产业与稳定煤炭产业和提升传统非煤产业的关系,做到进退有序。一般来说,资源型企业结构调整应遵循这样的思路:以现有资源为基础,向上下游产业延伸,进行相关多元化,待时机成熟后,再谨慎实施非相关多元化,从而推进产业转型,引导产业布局向合理方向发展。萍矿的非煤产业发展有着良好的基础,才能为近年来混合式多元发展创造条件,集中力量培育出一批非煤支柱产业。企业转型是一个渐进过程,职工分流安置要随产业更替逐步进行,在大力发展非煤产业的同时,稳定煤炭产业既是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也社会稳定的需要。

 

4、坚持以人为本

 

无论是企业转产,还是改制,都必须始终统筹兼顾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尤其要做好职工的安置工作。比如萍矿目前在册职工近3万人,煤炭业仍有1.1万余从业人员,加上目前还有一批下岗职工,随着资源的耗竭,他们的转移安置再所难免。非煤产业培植与壮大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大力发展高新替代产业的同时,必须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安置型产业,不断创造就业岗位,尽最大可能不把下岗职工推向社会,使职工安居乐业。这是顺利推进企业转型的根本保证和不竭动力,也是构建和谐矿区的根本要求。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