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领域
●新能源充电终端系统
集成项目及配套
●项目时间:2013年
●项目金额:3.2亿元
●盈利模式:本项目盈利模式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慢速充电终端系统以及快换充电终端系统等充电站配套设备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融资情况:自筹资金
●预期收益:项目达纲年2015年主要产能包括慢速充电终端系统产能约6800套/年、快换充电终端系统680套/年,以及其他与充电站配套设施相关的产品以及服务,2015年可实现营业收入4.8亿元。
●机构点评:
钟师(汽车行业分析师):充电站的作用更接近于“急救站”,特别是随着电动车续航里程的不断上升,用户自行在家充电已可以满足日常中短距离的正常行驶,类似项目的前景有待观望。
●太阳能电动汽车项目
●目时间:2013年
●项目金额:5112万元
●盈利模式:太阳能电动汽车是在此基础上,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对车进行供电的,盈利途径主要依靠汽车销售。
●融资情况:自筹资金
●预期收益:该项目达纲年的销售收入为1.053亿万元,年新增利税额2303.1万元,年利润总额1633.7万元,年净利润额1225.3万元,年纳税总额为1077.8万元(其中:年缴纳所得税额为408.4万元)。
●机构点评:
中国电动汽车网分析师:目前太阳能电动汽车普遍采用质轻价贵的航空航天材料,造价十分高昂。
●电动汽车太阳能充电器
研发项目
●项目时间:2013年
●项目金额:尚处研发阶段
●盈利模式:尚处研发阶段
●融资情况:尚处研发阶段
●预期收益:尚处研发阶段
●机构点评:
中国电动汽车网分析师:因为太阳能的不稳定性、分散性以及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能量密度小、太阳能收集装置转化效率低、成本高,目前难以推广应用。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核心技术研发生产项目
●项目时间:2013年
●项目金额:4000万美元
●盈利模式:未知
●融资情况:自筹资金
●预期收益:六氟磷酸锂与有机溶剂(含添加剂)用量比例大约为1:7,其成本约占整个电解液生产成本的50%~70%。目前六氟磷酸锂售价在25~30万元/吨,毛利率在60%左右,是锂离子电池材料中附加值最高的部分之一。六氟磷酸锂的技术研发水平、生产供应能力、价格水平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发展规模和利润水平。
●机构点评:
某证券新能源行业分析师:锂电池价格下降很快,每年10%~20%,3~5年内锂电池成本可能会比想象的更加便宜。
建筑节能领域
●控制一体化建筑项目
●项目时间:2013年
●项目金额:10300万澳元
●盈利模式:控制一体化建筑项目是指通过以太网、数据库和软件操作平台,将楼宇自控、照明、能源计量和网络型风机盘管等分离的设备有机整合为一个系统,盈利模式可来自开发建筑的收入。
●融资情况:总投资的65%,即约6800万澳元通过银行贷款解决,其余35%部分,即约3500万澳元由企业自有资金解决。
●预期收益:智能单元出售收入按照邻近单元的销售情况,并结合本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的目标定位,项目收入总额1.8亿澳元,光伏电站利润总额6445万澳元。扣除30%的企业所得税(1934万澳元),项目净利润4511万澳元。
●机构点评:
北京某节能服务公司负责人:目前,很多大型公共建筑中安装了楼宇控制系统,对空调、照明等机电设备进行控制,但是效果不明显,因此,本项目盈利前景尚待观察。
●建筑节能网状网络项目
●项目时间:2013年
●项目金额:尚处研发阶段
●盈利模式:针对以节能为目的的住宅能源管理系统(HEMS)、大厦能源管理系统(BEMS)及智能电表(新一代电度表)等,开发利用无线LAN的网状网络解决方案,盈利模式尚不明。
●融资情况:尚处研发阶段
●预期收益:尚处研发阶段
●机构点评:
某证券行业分析师:我国的建筑耗能是发达国家的3倍,节能环保型住宅已成为未来中国住宅发展的趋势。
●被动式建筑项目
●项目时间:2013年
●项目金额:未知
●盈利模式:被动式房屋的能耗是普通住宅的十分之一左右,盈利将通过建筑销售实现。
●融资情况:未知
●预期收益:被动房屋建设每平方米需增加596元投资
●机构点评:
某建筑行业分析师:被动式房屋比普通建筑可节省高达90%的能耗,理论上可将采暖和供热能耗降低到零或接近零的水平,但欠缺推广和实践。
●高端光伏幕墙项目
●项目时间:2013年
●项目金额:3000万
●盈利模式:光伏幕墙是将光伏组件放在两层玻璃之间而形成的幕墙材料。目前我国建筑幕墙的年使用面积突破7000万平方米,盈利主要通过销售建筑来实现。
●融资情况:自有资金1000万元,引进资金2000万元。
●预期收益:目前市场光伏平均销售价格为2500元每平方米(不含安装费),项目投产后年销售量按6万每平方米计算,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5亿元,实现利润800万元,上缴税金500万元。2年可收回全部投资成本。
●机构点评:
富欣(红杉资本董事总经理):光伏幕墙现在处在特别艰难的阶段,多晶硅成本下降太多,薄膜这块转化率的优势一直体现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