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例行监测能不能达到目的
按照设想,试点后土壤环境例行监测工作的实施和开展,将构建以耕地、饮用水水源地和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监测为重点的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基本说清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污染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
《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工作实施方案》表明,例行监测的远期目标相当于每10年进行一次国控点调查。国控点的数量约为28000个,少于第二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41938个,尽管两者针对的对象可能会有一些差别,但是就全国的范围来说,国控布点也属大尺度的宏观性质。即使加上省级“加密”监测点位,也只能是得到另一套宏观数据。这样的监测能否说清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状况?除了水平方向的大尺度,表层0-20厘米深度采样也不能反映出垂直方向的空间分布。
“对重要敏感区和土壤污染高风险区进行加密跟踪监测,对土壤污染进行环境风险评价。”这种加密监测在发现污染前和发现中属于场地调查性质,确实可能摸清相关区域的污染情况。在发现污染后,其应该不属于例行监测范畴。
土壤环境例行监测的可行性如何
近期,在环境保护部系统召开的一次国际交流会上,美国环保局官员表示,美国没有开展土壤污染例行监测。德国代表则指出,土壤例行监测可能并不实用或者不切实可行,主要还是要靠监测地下水来发现问题,包括农田下地下水中的氨氮。
土壤环境例行监测的思路不符合耕地、饮用水水源地和污染场地土壤污染形成的机理和途径。相比水和大气监测,土壤监测可谓是用确定的监测点来反映具有不确定特征的土壤污染,其结果无庸赘述。
土壤环境保护在我国是一项较新的工作,土壤污染详查和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也没有国际经验借鉴,需要更多智慧,坚持创新和切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