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已有25.0万个行政村开展了村庄整治,占行政村的45.7%。2013、2012、2011年中央下拨60亿元、55亿元、40亿元用作环保专项资金。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一直受到政府关注,2014年,国家安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339.2亿元,用于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解决5844万农村居民和812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
2、大气联防联控
“十二五”以来,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是显著的。自空气质量新标准实施以来,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161个城市实施。监测结果显示,2014年较2013年相比,各指标均有下降,达标城市个数亦在增加。由于我国一些地区的酸雨、雾霾和光化学烟雾等区域性大气污染严重威胁民众健康,为此在2010年环保部就会同发改委、住建部等出台了《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并规定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开展。以京津冀为例,作为联防联控的代表,环保作为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建设中重要的一环,其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及保障措施。
(数据来源:环保部网站)
3、推进ppp项目
PPP模式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环境综合整治。2014年,PPP成了环保产业的关键词,为15年盛宴的开启了序幕。15年5月25日发改委上线的PPP项目库中,环保类PPP项目数量最多,总计能达到370个,数量上占比达到35%。
但总投资额在1700亿元左右,仅占项目库总投资额的8.5%。环保PPP项目中水务PPP项目数量居首,且多为新增项目,而流域管理项目数量不多但投资规模较大。12月4日,财政部、发改委同日发布3份PPP文件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30个PPP示范项目清单以及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为2015年的PPP项目落地打响了发令枪。
4、开展海绵城市建设
近年来,我国北京、上海等多座城市频繁出现城市内涝现象,“城市看海”现象的频发,显现出我国的公共设施基础建设还存在不完善之处。为有效应对这一问题,逐步消减雨洪风险,自2010年起,国务院、住建部、水利部及财政部等通过顶层设计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海绵城市建设。在2014、2015年不断出台政策法规,于2015年4月,发布了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名单,共计16个城市入围,分别为迁安、白城、镇江、嘉兴、池州、厦门、萍乡、济南、鹤壁、武汉、常德、南宁、重庆、遂宁、贵安新区和西咸新区。并在同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和地下综合管廊示范工作。截止2015年8月底,31个省市自治区和234个曾受内涝的县级以上城市将海绵城市列入政府报告或年度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