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抗噪声性能试验流程
试验项目为一定信噪比条件下的通信成功率测试,噪声环境有4种,即白噪声、同频噪声、脉冲噪声和场景模拟噪声。以RMS方式对噪声和信号强度进行测量,测量带宽超过信号传输带宽,由信号分析仪完成,通信成功率由测试主机按照标准协议实现,衰减量和噪声叠加均由主机程控。基本流程如下。
(1)初始状态下,选择衰减器处于10~20dB衰减量。
(2)调节信号发生器发射功率和衰减量,设定初始噪声功率(如-5dBm、-10dBm或者其他值)。
(3)改变噪声类型,如白噪声、同频噪声、脉冲噪声、白噪声+脉冲噪声和现场场景噪声。
(4)逐渐增大噪声功率,在每组信噪比条件下进行100次载波通信测试,记录通信成功率,直到通信成功率低于95%(或者其他标准值,如99%),记录此时的噪声功率为载波通信模块的抗噪声性能指标。
测试评估。针对不同的噪声类型和噪声功率,会形成一定的信噪比条件,通信成功率也会随之变化,据此可以判断其抗噪性能。例如对于脉冲噪声条件,如果在-10dBm时达不到通过成功率,则认为试验不通过;而对于白噪声,达不到-5dBm的条件时,则判断为试验不通过。信噪比条件判断临界值需要行业标准。
三、灵敏度测试及抗衰减性能测试
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相关系列规范中,专网无线、公网无线都提到了接收灵敏度指标,但对电力线载波信道仅有传输误码率性能要求,而没有灵敏度方面的性能要求。因而,有业内人士提出需要增加适当的通信能力指标和环境适应性指标来针对低压电力线的恶劣环境和时变特性,通信能力应该有接收灵敏度和抗干扰性指标,还要有系统性的考核指标,特别是系统抄收时间、中继路由及自适应性。
针对灵敏度性能测试,也有不少测试从业人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测试方案和优秀算法。如图3所示,基于本文的测试设备,从原理上讲满足灵敏度测试的技术要求,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澄清并解决一个问题,即载波隔离,即载波衰减问题。如果不能在测试环境中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所谓的灵敏度性能测试和抗衰减性能测试就很难量化其技术指标。
图3灵敏度和抗衰减性能测试回路
1、测试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基于图3的抗衰减性能和灵敏度测试原理如下。
衰减性能测试参考方法。在电力线载波信道上介入衰减量可调的电力线衰减器。衰减量从50~60dB开始逐步增加,在每一组衰减值条件下进行100次载波通信测试,记录通信成功率。直至通信成功率低于95%,记录此时的衰减值作为载波通信模块抗衰减性能。
灵敏度参考测试方法。逐渐调节程控电力线衰减器的衰减幅度,直到“被测载波通信设备”刚好能够成功接收到“配测载波设备”发送的载波信号为止,抄收30次成功率高于90%,此时记录程控衰减器的衰减量为k,用频谱仪测量“配测载波设备”的信号功率为X,则“被测载波通信设备”的接收灵敏度C=X-k(dB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