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责时权责不清 环保部门会受委屈
北青报:过去一年,会觉得环保人腰杆硬气一些了吗?
陈蒙蒙:不仅是过去一年,特别是这几年,党中央这么重视生态文明,对环保工作各方面的理解支持越来越多。你说硬气一点,我们是底气足了,环保的手段越来越多,自信心也越来越强,这是肯定的。
北青报:不过,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前几天说,环境执法还是有经常性的地方政府干预存在。您有遇到吗?
陈蒙蒙:全国范围内来讲可能会有,但江苏这一带,这个情况越来越少。地方敢于明目张胆地干预环保执法,以项目为主来干预环保的前置控制,应该说非常少,至少不敢公开的。
北青报:去年环保领域被问责的不少。有省级环保厅厅长认为,有些不是环保系统的问题,板子却都打在环保官员身上。
陈蒙蒙:很多事情老百姓不理解,都觉得是环保的事情。环保是监测、监管、监督违法行为,前面造成的环保问题,不是环保管出来的,也有可能有管得不到位的情况,但是制造污染是各个条线制造出来的,必须共同治理。
追责时,在各个部门职责不清的情况下,环保部门作为有监管职能的部门,肯定要受一些委屈。现在江苏省委省政府非常明确,地方政府责任、各个部门责任、环保部门责任,都分得很清楚。我们最近出台的党政干部环境保护责任追责细则,进一步明确了各项环保责任的追责办法。
北青报:这能避免以后环保方面的问题都问责环保官员?
陈蒙蒙:过去也没有都问责环保官员。除了环保以外,其他行业的工作也会有类似苦衷。但凡问责,比如安全生产,只要追责,主管部门都会有这样的苦衷。过去,确实环保职责不清的情况比较重,很多事情都是组织交办的我们就去做,没有事先把责任分清,一旦出事就追责,谁去干的?就说不清了。
环保部门不能算清水衙门
北青报:去年有不少环保系统官员落马,但是在不少人印象里,环保部门是个清水衙门,为什么有这么多官员腐败?
陈蒙蒙:环保不能算清水衙门。我到环保行业很多年,我一来就发现,这么多年,法律和各届政府赋予环保越来越多权力。它有执法权、有执法监管权,同时有资金分配权、有项目批准权,其他部门很少把这么多权力集中在一个部门身上,比如发改委可以批准项目,但是很少去企业执法。
另外对一些小的领域,比如危废监管,法律赋予环保部门很细的权力。企业稍微动一动,都要它来批、来认定,因为总要有公共机构来认定。一旦监管不好,腐败很可能发生,我们省的基层环保系统也有这样的案例。这些年,我们行业条线在抓,更得益于国家大的反腐形势,这种情况逐渐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