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的缺失
每当雾霾肆虐时,环保部就会约谈部分城市的市长。可市长往往也十分纠结——行政的力量无法从源头上强制企业上马环保设备、降低污染,只能从末端加强监管。而每关停一个企业又会直接造成GDP下滑、大量工人失业、财政收入缩减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在永清环保(300187.SZ)董事长刘正军看来,目前中国在各环保领域的治污技术已不存在障碍,如该企业的烟气处理超低排放一体化解决方案已能实现近零排放。未来治霾关键是能否创新出一条长效化、可持续的治霾机制。
作为环保产业唯一的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刘正军在2015年曾提交了有关环境治理的十条建议。其中他指出,资金已成为制约环保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仅靠国家财政的投入显然不够。建议尽快完善相关政策,创新治理模式,积极探索环境治理的市场化机制,积极推广合同环境服务模式,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刘正军认为,只有工厂投入环保设备、节能减排后能够获得一定政策或资金补偿,企业才会有动力自发进行,环保产业才能够形成完整的闭环。
事实上,如果无法找到补偿机制,环保治理每一个领域都会出现“公地悲剧”的现象。永清集团就曾在湖南“一号工程”竹埠港化工区土壤治污中创新出“岳塘模式”——由企业与政府合资成立运作主体,先行垫资治污,治理完成后合资公司通过参与土地开发获得商业回报。
目前,中国大气治理尚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对于钢厂等工业企业烟气治理,只是针对集中排污源,对于生产流程中的监管尚有盲区。如钢厂在烧结、炼铁、轧钢等整个生产过程均为敞开式、存在大量烟气排放,但环保部门却主要是针对烟囱、废气管道来采集数据、进行监管。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中国总共有47万余套燃煤,每年消耗标准煤约4亿吨,约占总耗煤量的1/4。可是,环保部门对于大型工业锅炉已纳入监管范围,但对众多小型锅炉的监管力度却很宽松,有时一个企业大小锅炉也执行不同的标准。因为上马环保设备的资金很可能超过小锅炉本身的造价。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已度过了工业时期,数十年前的外国治污经验根本无法被当下的中国完全照搬。”永清环保副总经理申晓东认为,中国治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各个相关领域必须要有可持续的长效机制来保证。这只能通过自主创新来实现,以防止如钢铁业一旦市场不景气,整个行业几乎脱离环保治理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