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池模组要统一成一个标准系列。
2. 电池模组的单串电池地址问题需要解决。
最后,我们看下一种最新的积木式架构BMS:
和分布式的看起来类似,这种系统由单体模块(UM)、总线和控制器三部分构成。模块为4端口,安装在每串电池上,2个输入端与电池正负极连接,2个输出端连接在总线上。总线是2线制,每套总线可以连接一定数量的模块。所有的模块都并联在总线上,数据和均衡的能量都通过总线与每串电池传递。因为象搭积木一样,多个系统可以通过CAN总线连接构建成更大规模(百串级别)的电池组能量管理系统,积木式架构由此得名。
这种架构能够实现换电模式的关键在于模块,这种技术的模块是标准模块,不需要任何地址设置,其地址是完全自适应的。这样,高度标准化通用化的电池模组得以实现,无需任何设置。
对比三种架构的BMS,集中式和积木式的都可以完成换电,积木式的BMS实际是分体的,模块需要和电池模组安装在一起,看似装配工序多,但因为是标准模块,不需要考虑地址问题,所以与集中式BMS相比,实际上是减轻了装配工作量,降低了安装风险。
其次,从运营角度来看换电模式,每个电池模组的信息,包括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类型、工作时间,累计放电量、深度充放电次数、SOH等都是运营商需要知道的。那么,这个信息最好是能与电池模组物理上在一体。这样,对运营商来说,换下来的电池模组哪个需要替换,应该替换哪些单体,哪个需要维护,采取什么方式维护,才会做到心中有数、对症下药。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如果BMS做成足够智能的,每次换电后电池模组先向BMS汇报,BMS就可以分辨出不同材料类型的电池,比如说是铁锂的,还是三元锂的,再根据这些数据给出相应管理策略,这样或许就可以做到不同种类的电池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