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政策,要放开思路,用新思维、新眼光、新思路去探讨研究。思路决定政策,有了好的思路就会研究出更有力、更节约、更有效的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新政策。如果不能够进行这样的转变,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力度将被减弱,新能源汽车前一 个阶段获得的大发展局面有可能放缓,甚至出现滑坡和逆转。
四、企业竞争格局在变化中稳定
1、骨干企业逐渐形成,并且以自主品牌为主。
“十二五”期间,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成长迅速。比如比亚迪汽车。今年1~9月其新能源乘用车累计产量3.6万辆,同比增长210%,在市场上成为领跑者。此外,在企业的战略布局上比亚迪也深谋远虑,明确了“7加4”战略。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上,无论是动力电池的研发制造,还是汽车电子智能化,比亚迪均有所建 树。同时,它还是实施对外合作战略的典范,与德国戴姆勒公司建立的合资公司创新开发制造的腾势电动汽车,代表了当前电动汽车产品的一流水平。
再比如北汽新能源。今年1-9月,北汽新能源累计销售1.1万辆,同比增长17.7倍,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倍,扭亏为盈,超额完成挑战目标。北汽新能源把 战略着力点放在纯电动汽车上,是目前纯电动汽车研发、生产和市场占有率都处在前列的汽车公司。再比如江淮汽车。由于采取了独特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思路,把为老百姓造买得起的新能源车(作为战略目标,今年前9个月已累计销售纯电动轿车6087辆。虽然江淮汽车地处经济发展和财政实力在全国不具明显优势的安徽省合肥市,却在全国市场取得了骄人业绩。
从综合实力看,这三家企业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当之无愧的骨干企业。目前,后面追赶者众多,有的还具有相当 的技术实力、经济实力、开拓创新实力。我十分乐观地判断,“十三五”期间,这三家企业一定会发展得更快、更好、更强,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中坚力量、 带动力量,也会在世界新能源汽车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我也期待涌现出更多、更强的新的骨干企业。
比如长安汽车。作为目前中国自主品牌的领导者,今年3月长安汽车发布了新能源汽车战略,准备到2025年投入180亿元,推出34款新能源汽车产品,到2020年新能源 汽车累计销量达到40万辆,2025年累计销量突破200万辆。除了销量目标,他们还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五一八”的性能目标。
再比如上汽集团。今年1~9月上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8500辆,预计今年将超过1.3万辆。他们计划到2020年在新能源汽车上的投入达到200亿 元,并实现产销6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为20万辆的目标。未来,上汽集团自主板块和旗下的两家合资公司都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力。2、产生一批具有新特质 的新企业。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中的焦点行业,许多有眼光、有实力、有理想的企业家都聚焦在新能源汽车上,特别是一些互联网企业,更是 对新能源汽车充满希望、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几乎一流的互联网公司都决心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十三五”将是这些企业大显身手的时期。
3、跨国公司在新能源汽车上将发力。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全球汽车产业共同努力打造的新兴产业。在前一个阶段,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对于新能源汽车说得多做得少。过去,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没有表 现出新能源汽车方面的优势,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实力,恰恰相反,他们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工作。当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启动后,跨国公司表现出了空前高涨的热情,加大了推出新能源汽车的力度,迅速显现出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能力。“十三五”期间,这种态势将进一步加强。
比如丰田汽车已经出手,在混合动力产品的市场投放上力度空前,它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和产业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而“排气门”事件的发酵对大众集团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是一个正向推动力量,有消息称,大众汽车已把产品战略重点放在电动汽车上。
4、低速电动汽车企业中将涌现出有竞争力的企业。
一些中小型企业从低端新能源汽车切入,以顽强的拼搏精神、超常的市场开发能力、紧贴消费者的草根精神,逐步提高产品品质和技术,勇敢而坚决地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中。
我们不能忽视目前数量众多的中小型新能源汽车企业,虽然它们是生产低端产品的中小型企业,技术底子薄、产品品质较低、经济实力不强,但却十分接地气,了解低 端消费者的需求,对中国三四级市场和农村市场有超强的认知、开发和拓展能力。我们不能以精神代替技术,但有了精神也会学到技术、掌握技术,如果只有技术而 没有积极进取、奋力拼搏、开发创业的精神,那么技术就成为无用的摆设,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起不了任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