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央企组团入晋 山西将押注煤化工和新能源?

添加时间:2015-10-21 10:22:06 来源:南方周末

 

目前大同在塔山和阳高新建了几个电厂,最迟明年年底投产。但大同电力已经过剩,“现役机组都不能满负荷,运转开工率不到60%,消化不了,山西用不了这么多电,往外输送瓶颈在通道,通道容量太小,发了电出不去。”前述大同市发改委官员说。

 

山西电力过剩的主因是工业基础薄弱,高耗能企业少,电力在省内难以消化。“现在用电量每个月下滑,大型电厂开机率50%,发那么多电谁用?山西几大(煤炭)集团自己建的电厂都用不完。”一位山西煤炭业人士对记者说。

 

出于总量控制,国家发改委已经停止审批山西建传统的燃煤火电厂。“国家已经连续2年不给指标了,去年对接说2017年以前不给指标,今年对接说2018年以前不给指标。”山西一位官员说,“不给指标就都不能建,所以我们跟央企也说,就算咱们签了协议,也要向国家争取指标协议才能落实。央企对政策也都清楚,大家先签个约挂个号备个案,将来万一电改放开后有机会。”

 

“老实说现在不是引进投资的时候,而是怎么往下压产能的问题,电厂在那闲置,煤炭卖不动,并不是缺技术、缺管理、缺资金,就缺市场,而央企带不来市场。”这位官员说。

 

晋电外送,是山西解决电力过剩的现实途径,但这条路目前的瓶颈在于通道有限。

 

山西省经信委电力处处长李志松2014年对媒体表示,山西外送电通道实际输送能力不到1500万千瓦,如果不加快特高压外送电通道建设,到“十二五”末期,山西发电装机容量将至少闲置3000万千瓦,将形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事实上,山西“窝电”(多余电力无法外送)的同时,邻省河北和山东都缺电,但由于国家电网的规划滞后,导致山西发电企业“一半机组停着”。

 

大同发改委一位官员介绍,山西正在建晋北到江苏的特高压电网,也正在争取国家电网为山西输电,以“解决市场和通道问题”。但约束条件也多,比如环评不达标。

 

同时,山西最担心的,是电改之后发电、售电侧放开,晋电竞争不过内蒙古、新疆,因为内蒙古的露天煤矿开采,成本比山西深井开采低,上网电价就比山西低。

 

上述山西发改委官员坦承,实际上大家也都清楚煤电联营是权宜之计,“煤卖不动就想赶紧上一个电厂,电厂把我的煤吃掉。弄电的人又想,山西用不了我外送,送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愿望很美好,至于能不能送得出去,先这么签着呗,等待时机。”他说,“不然山西这么多煤不朝这个方向走,朝哪走啊?电是耗煤大户,你指望农业能耗多少煤?”

 

未来:煤化工?新能源?

 

煤变油项目只有在石油价格高达90美元一桶以上方可盈利,而目前油价才40多美元。

 

电的未来也令人担忧之时,也有人将目光投向了新的产业。

 

在曾经的中国第一大产煤县——大同市左云县,一个由中海油与同煤集团联合投资300亿的煤化工项目将落地,建设达成后将年产40亿立方米的煤制天然气。

 

记者看到,目前项目现场已有除草机在清理,周边约5个村的居民出售了自己的土地,一位鼻子上挂着煤痂的村民告诉记者,他的土地换了4000元,“项目组的人跟我们开会说过几次了,没有污染”。

 

几个月前,这个煤制气项目提交了环评审批,目前还没有结果。而坐落于山西长治的另一个煤变油项目,近日被环保部叫停。

 

据高华介绍,“央企山西行”签署的合作项目中,除煤电一体化之外,其余大多是煤制气等煤化工项目,以及光伏和风电等新能源项目。

 

煤化工是煤炭业向下游延伸的高附加值产业。高华认为,煤化工是山西应长期坚持的转型方向,但难以对山西经济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原因是项目建设周期长,“一般电厂一年半到两年就能建成,煤化工不仅国家限批,还有研发经费高,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几年以后,市场是什么样都很难预测。”

 

山西省属煤炭企业潞安矿业集团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该集团旗下的潞安环能曾经搞过煤变油项目,“投入非常大,实际上赔得很厉害。”他说,国家对煤化工项目的污染限制审查很严,而且需要耗费大量的水,据他们测算,煤变油项目只有在石油价格高达90美元一桶以上方可盈利,而目前油价才40多美元。

 

与此同时,大同这个“中国煤都”,正希望能换轨进入发展“新能源”的快车道。

 

“那话怎么说的来着?”9月底,在大同发改委工作的刘可打开电脑查了查,对记者说,“噢,从‘黑色能源’向‘绿色能源’转变!”

 

大同是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地处边塞常年直射的光照,和既稳又大的风能资源,带给大同发展新能源的天然优势。

 

作为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长期的煤炭开采形成了1687.8平方公里的采煤深陷区。过度开采后,大同水土保持条件丧失,耕种条件破坏,部分村庄整体搬迁,就留下了大量闲置土地,这又给占地奢侈的新能源发展创造了条件。

 

“光伏落地,1万千瓦要占350亩地。”刘可介绍说,因为想把闲置土地利用起来,大同市发改委副主任王明生花了一年的时间做了好几个课题,例如电力输出、土地和林业专项等,反复跑国家能源局,最终于今年7月份获批,同意大同市建设“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

 

大同计划通过该基地,用3年时间建设一个300万千瓦的“超级”光伏发电项目。首期100万千瓦被分成了12个标段,“项目一挂网,五十多家企业来抢”,其中包括中电投、中广核、华电、华能等央企。

 

与煤化工类似,新能源项目也存在投资额巨大且周期长的风险,“新能源1万千瓦,要投资八九千万,回收期7—8年。”刘可说。

 

但由于地方政府有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国家有补贴,央企都非常愿意投新能源项目,“新能源关键是指标,有指标就有项目。光伏只要有指标,都来。”刘可说,华电、国电、华能、大唐等五大电力集团在大同都有新能源项目。

 

当地一位新能源业内人士透露,此次“央企山西行”,中广核与大同市政府还签了22亿元的框架协议,其中12亿投给光伏,10亿投给风电。

 

“央企也是借此机会跑马圈地抢先布局,”该人士说,比如风电,“这个山头能刮风,你占了我就没了。”

 

(应受访者要求,高华、刘可为化名)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