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蒙定中:“交流特高压三华联网”问题严重

添加时间:2014-07-18 13:55:44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更为严重的是交流特高压工程投资奇高,其同塔双回线造价约1500万元/公里;而具同样输电能力的2个同塔双回50万伏双回线投资约700万元/公里,不到一半,走廊宽度相同。特高压线路每隔250~300公里就必须有变电站,每个投资约20~30亿元,更极其浪费。
        输电距离远时,交流特高压经济性更差,一个1000公里输送460万千瓦的工程,若采用交流特高压的投资为250亿,而采用直流(±66万伏)送电只需88亿,相差2.84倍。因此,以交流50万伏和直流输电来代替交流特高压输电,完全可以满足中国电网的发展,在经济上优势更是交流特高压望尘莫及。
        三华交流100万伏线路输送超过2000公里,构成所谓“五纵六横”网架,实际上是故障时负荷自由转移的不安全结构。每回线输送能力都难以超过300万千瓦,永远达不到国网宣传/政府部门指定500万千瓦的要求,结果交流特高压输电就大大浪费投资和线路走廊。
         四、继续按现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分层、分区、分散外接电源
——将永远既经济又可靠保持我国在世界上的电网安全领先地位
        1.充份发挥直流输电实现“分区”和远距离输电的作用
按中国经验采用直流联网将庞大的交流系统分为若干区,它不仅达到正常联网效益,还可控制联网潮流;防止一个区的故障/频率崩溃/电压崩溃/失稳振荡波及相邻区。更将大区范围固有的动态和暂态稳定、低频振荡或“连锁跳闸”等一系列复杂问题彻底解决。
          按2006年7月1日华中电网事故的故障录波分析,华中唯一对华北的交流联网在事故中起了坏作用,不仅促进了华中电网的失稳,而且延误了再同步和恢复运行的时间。所以,区间联网必须用背靠背或长距离直流输电,个别交流联网祗是暂时性措施。 
        过去50万伏网由黑龙江经华北、华中联到四川就发生低频振荡,影响东北的北电南送暂态稳定降低50万千瓦,2008年底东北-华北间投入背靠背直流就彻底根除了这个问题。交流特高压示范工程将华北-华中相联就出现低频振荡,因两侧发电机群愈多、等价转动惯量愈大、振荡频率愈低、阻尼更弱,低频振荡功率高达20%,只能降低其输送容量到160万千瓦运行。
         实践证明,直流输电完全可以满足我国电源基地远距离、大规模输送的要求如五个直流逆变站密集珠三角地区,包括2010年6月投运的±80万伏云广直流特高压输电,总容量达1580万千瓦,占广东负荷的23%,居世界首位,四个逆变站密集长三角地区,容量达1320万千瓦。
         2009年11月10日巴西大停电主因之一,是依泰普〔Itaipu〕水电站送出的两回±60万伏共630万千瓦的直流逆变站所在交流电网电压崩溃而全停。因此,交流电网怎样支撑直流多落点、特别是直流特高压输电的安全?重点是怎样防止电压崩溃?南网已有实践经验,根本和国网宣传的交流特高压无关。
在直流联网的条件下,多大的交流区域比较合适?它和采用的最高一级电压关,如交流50万伏输电远可达500~600公里,常用200~400公里,由它首先构成一个或几个负荷中心,然后扩及全区。根据上述表1世界实践数据,一个大区的东西/南北距离大约都不大於1000公里比较合适,如有条件再缩小,不少固有的运行问题更易处理,更保安全。
        2.加强负荷中心/骨干网架
         大区内负荷中心应有坚強环网和大机组支持,增大短路容量和惯性联络各负荷中心的骨干主要是加強大区总体结构,使外接电源对大区接近单机对无穷大。骨干应作负荷中心电力交換,不应长期作单方向的大容量电力传送。
         3.分散外接电源
         在负荷中心或区外的远方电源(包括交、直流)不应在电源侧相联,应独立直送负荷中心,每一输电走廊电力一般不应大於受端负荷中心的10%。任一外接电源/线路出问题或失稳,形成单机对无穷大系统的振荡。仅此单机处於送端,其他送端电源皆成为受端,作为受端电源的后盾,使电网更可靠/快速恢复正常运行。
         五、结语
        国网公司为实现“三华交流特高压联网”,根本不允许从科学技术/经济/环保等各方面作民主客观论证分析,又以特高压直流的优越/可行性来掩盖交流特高压的固有缺陷。因为有了三华联网就实现权力《垄断》,违背了2002年国务院5号文件“关于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精神。
         如果不按国家规定必经的审批程序,不按科学发展观经由不同观点的专家充份论证,民主讨论,就批准“三华”特高压联网走一步,不仅对安全掩下严重稳患,而且必将使国家经济蒙受一步重大损失。应继续坚持贯彻30多年来对我国电网安全起重要作用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慎重决策,避免因决策失误而造成难以挽回的“三华交流特高压朕网”重大停电災害和上万亿元的国家财产损失。(原电力部生产司教授级高工,国际大电网CIGRE和美IEEE会员)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