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阿里巴巴
掌门人:CEO陆兆禧,不过马云仍被认为是阿里巴巴实际控制人
业绩:阿里巴巴集团第一季度营收同比激增71%,达到13.8亿美元。阿里巴巴第一季净利润6.69亿美元同比增两倍。
阿里巴巴集团的IPO已经预热了大半年之久,然而阿里巴巴上市前景始终云谲波诡,也屡有传闻。
9月27日凤凰卫视报道称,阿里巴巴称与港交所谈判告吹,上市计划失败。
9月25日媒体称,因不符合香港上市规则,阿里巴巴与港交所谈判破裂,转向美国寻求IPO。
9月26日,港交所举行的例会将再就阿里巴巴申请在港上市的争议进行商谈,但有市场消息传出,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态度坚决,阿里巴巴提出的合伙人制度IPO方案实际上已被否决。对此,阿里巴巴已做好两手准备,一方面正在物色美国律师事务所,或转战美国上市;另一方面,由于中国香港仍是阿里巴巴的上市首选地,也不排除阿里巴巴最终让步,将上市时间延迟至明年初。
马云于1999年创办了阿里巴巴网站,2003年创立支付宝,同年创办淘宝网,2005年兼并了雅虎在华所有资产。阿里巴巴于2007年11月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但五年后马云对阿里巴巴进行了私有化,从港交所退市。
目前,阿里集团的架构为软银持股35%、管理层持股24.7%、雅虎持股23%、私募基金及其他投资者10.3%、马云7%,他们共同持有阿里巴巴集团100%的股权。而预期上市的资产包括淘宝网、天猫Tmall、阿里巴巴B2B、雅虎中国和阿里云等25个事业群。
9月10日,阿里巴巴创立14周年之际,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发表内部邮件,高调披露阿里巴巴内部已执行三年的合伙人制度,也表明自身强硬立场,即坚持阿里巴巴上市地点必须容纳合伙人制度,让阿里巴巴管理层在上市后可以推荐超过半数董事会成员。
据了解,阿里巴巴每年新加入的合伙人无具体名额限制,新的合伙人由现任合伙人一人一票,3/4投票通过后当选。截至目前,阿里巴巴一共有28名合伙人。一名阿里内部员工称,包括马云、阿里巴巴董事局执行副主席蔡崇信、阿里巴巴集团CEO陆兆禧等人,均在这28名合伙人之列。
合伙人制度之所以引发关注,是因为阿里巴巴在上市后有望借此获得更大的董事会投票权。此前有消息称,阿里巴巴原希望以合伙人管理制度在港上市,即由合伙人提出集团董事会多数席位,而不受管理层或合伙人实际持股比例的制约。
值得玩味的是,马云在谈及合伙人制度的内部邮件中称:“我们不在乎在哪里上市,但我们在乎我们上市的地方,必须支持这种开放、创新、承担责任和推崇长期发展的文化。”
据了解,阿里一直以香港为上市首选地,并一直与监管机构“摸底”,港交所十分希望引得阿里这只“珍宝”上市,然而马云持有阿里不足8%,即使联同管理层亦只刚好逾10%,面对软库和雅虎两名外资股东的逾50%持股,马云担心现有香港上市机制,会令其失去控制权。
起初市场曾传出马云欲以AB股制“冲灯”,但香港早废除同股不同权的AB股制,因此马云继而提出类似选特首的提名委员会的“合伙人”制度,以合伙人的权力控制董事局大部份董事的提名权。
一名接近阿里巴巴的投行人士分析称,阿里方面希望通过合伙人制度,在合伙人中提选出若干名成员作为董事,以平衡董事会内部来自雅虎和软银等投资机构的投票权。
但以上打算有违目前香港市场“同股同权”的制度。尽管此前港交所相关人士曾公开表示希望阿里这样的公司在香港上市,但据近日诸多未经证实的传闻称,香港证监会可能不会对阿里合伙人制度提供“绿色通道”。
不过,香港证监会也暗示不会向合伙人制度妥协。近期,港交所主席周松岗对媒体表示:“不能因一小撮人方便,放弃保障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互联网分析师葛甲认为,“阿里巴巴实际上已处于两难境地。”马云等管理层和股东之间肯定已就IPO价格达成了共识,即千亿美元估值上市。但阿里巴巴目前面临的情况是,去中国香港可能有高估值,但管理层会失去控制权;去美国上市可以保证管理层的控制权,获得高估值的机会却不大。“主要业务在中国内地的阿里巴巴,对美国人而言就陌生多了,指望他们花大钱去买,很不现实。”
事实上,如果阿里最终选择赴美上市,不仅意味着港交所将损失现实的利益,同时也令阿里付出更多成本。
分析称,一方面,阿里巴巴B2B业务曾于2007年在港交所上市,并出于自身业务的考虑,于2012年退市。这使得阿里巴巴管理层对香港资本市场的运作及监管环境较为熟悉。
一家即将在港IPO的科技类公司创始人表示,“阿里在美上市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美国严格的会计标准是令阿里止步的原因之一。”阿里巴巴希望能够在香港上市,但前提是通过某种机制来确保管理层的控制权。
另一方面,对VIE(可变利益实体)结构的监管、较为严格的财务审核流程,以及较为普遍的做空现象、市场窗口等因素,使得阿里巴巴并不敢轻易选择在美国上市。
有熟悉市场运作人士认为,除合伙人制度在美国无先例,或阻碍阿里上市外,即使阿里成功挂牌,美国的集体诉讼制度亦随时令马云不胜烦恼。
美国对阿里的最主要吸引力之处来自对控制权的保证。美国二级市场的“双股权”制度可以支持马云以及阿里管理层,在控制权上占有更多席位。在已上市公司中,Facebook和Groupon均采用这种架构,但港交所并不允许“双股权”制度,因此阿里希望港交所破例。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表示,如果谈判终止,也就意味着,不论是香港还是纽约,阿里巴巴都将无缘在今年实现IPO;而如果谈判尚存希望,留给阿里巴巴的时间也屈指可数——阿里巴巴必须在10月前提交A1表才有望年内上市。
但葛甲分析指出,即便阿里巴巴在今日“涉险过关”,或者马云等管理层抛开小集团私利而放弃控制权,并在下周一之前向港交所递交申请,从时间上看,今年内在香港上市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因为从正式启动开始,上市过程至少也需要半年时间。
不过,阿里巴巴去美国高估值上市并非完全没有机会。有分析认为,如果未来半年美国经济形势持续向好,阿里巴巴又能快速抓住机会,也可能获得一个相对较高的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