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宕人生
尉文渊这位证券市场的教父级人物,曾经历过大起大落。1955年尉文渊出身于军人家庭,15岁去新疆当兵,35岁成为上海证券交易所首任总经理。1995年尉文渊受“327国债事件”影响被迫离职,从此游离在体制之外。
离开上交所后,尉文渊在1996年创办新盟集团,开过酒店、办过网站,甚至收购过湖南长沙的一家造船厂,但都无多大起色。其转机来自其并不熟悉的广告业,中央六套开台不久,新盟集团拿下部分广告时段代理权,从而积累了第一桶金。不过,真正让尉文渊身价倍增的还是对华锐风电的投资。
2005年初,离开南方证券的阚治东计划成立一家民营合伙制的投资公司。筹资成了首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与阚治东相识多年的尉文渊主动请缨为阚想办法募资。
2005年4月,东方现代正式成立,注册资本3000万。尉文渊担任董事长,阚治东任总裁,股东包括阚治东、刘会、李苗等。投资公司成立后,首先确立了新能源的投资方向,然后分头寻找机会。
一位在金融业从业多年的人士表示,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前夕,他与尉文渊交流时,尉文渊告诉他未来十年都将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的黄金十年。这位金融业人士说,尉文渊看的是大的经济周期,“他认为20世纪80年代是乡镇企业的十年,90年代南巡讲话后,是民营企业的十年。20世纪头十年是互联网的十年。他觉得下一波十年是新能源、节能环保绿色产业的黄金十年。”
阚治东的想法与尉文渊不谋而合。“新能源我是看好的,新能源里面风力发电我也是看好的。”阚治东说。
最初刘会极力推荐宁夏的一个甜菜转乙醇项目,但阚治东仔细研究后觉得不靠谱,而且他从内心还是希望和国有大型企业合作,找到潍柴动力那样的投资机会,这是阚治东曾在深创投投资回报率最高的项目之一。在遇到美国风能专家鲍亦和博士后,他最终认为,只有风电才是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大趋势。其判断依据是,其他方式发电的成本太高,如果大规模发展,国家补贴不过来。只要风力发电设备国产化之后,发电价格会马上下来。
恰逢此时,大连重工准备上马风电设备项目,并急需引入外来资本,但最早去谈过的投资者都放弃了。当时全国搞了几十年,风力发电才100万千瓦。但中长期看好风电的阚治东去考察了一圈后,立即回来对尉文渊、刘会等人说:“我准备投这个项目。”众人达成一致后,东方现代投资(行情 股吧 买卖点)了1750万,尉文渊自己的公司西藏新盟也投资了1750万,各占华锐风电17.5%的股份,阚治东出任华锐风电副董事长。
新盟集团办公室设在北京西钓鱼台,2005年下半年,尉文渊、阚治东和韩俊良几人几乎天天窝在那里,讨论华锐的筹办细节,经常讨论到凌晨三四点钟。
阚治东和尉文渊等人的“赌博”成功了。2005年底,他们将第一笔资金打给华锐风电。2006年,华锐风电赶在所有竞争对手之前生产出国内第一台1.5MW的风机,和华锐一样从国外购买技术发展风电的企业,全国有几十家,因为产品上市比华锐晚了一两年都没有发展壮大。2008年,华锐风电新增市场份额位居中国第一。其销售收入2006年约为2亿元,2007年迅速增至近25亿,2008年又达到50多亿。
2008年底,东方现代将持有的华锐风电股权转让给刘会、于国庆、李苗以及包括阚治东在内的8位合伙人。在华锐风电上市后,这批人大多成为亿万富翁。
对于东方现代和西藏新盟来说,华锐是一笔无比划算的投资。“投资成本第一次分红就回来了。”熟悉阚治东和尉文渊的人说。更不用说华锐上市后超过100倍的帐面回报。
在研究透风电设备后,尉文渊找到上海玻璃钢研究院进行合作,2007年底创办昆山华风风电科技有限公司,专门生产风机叶片,向包括华锐风电在内的设备厂商供货。尉文渊一直待在生产一线,研究使用成本更低的国产材料生产叶片,最终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同样的品质。一个叶片长达30多米,运输成本很高,但尉文渊动脑筋,别人一辆车只能运一个叶片,他能运两个,成本节省了一半。
如果没有尉文渊和阚治东的投资,大连重工或许还下不了决心进军风电业。如果没有华锐的投资机会,尉文渊和阚治东则不会在离开体制后重获巨额财富。从2005年开始,以尉文渊和阚治东为代表的资本力量,和以韩俊良为代表的产业力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相处融洽。
2009年时,尉文渊已经预料到欧盟未来将会大量削减对新能源产业的补贴。他也意识到所投资的风电产业将会在未来面临一个瓶颈期。“他当时的预测是2015年风电业发展会遭遇瓶颈,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这两年就开始了。”熟悉尉文渊的人说。
一位华锐投资人认为,华锐前期做得还是比较成功,但是资金投入得太快、产能扩张得太快,加上行业增速突然放缓,于是陷入尴尬境地。
形势好坏是一方面,企业自己能否做得好则是另一方面,“我也希望华锐新的班子能把华锐做好。”阚治东说。
“这么大的公司,代表先进行业,也有非常大的市值和产品价值。行业还是希望华锐能够好起来。”一家风电开发商高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