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大工程
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力推进传统行业绿色化改造工程、燃煤锅炉专项整治工程、电机系统能效提升工程、工业节水改造工程、清洁生产水平提升工程、资源综合利用工程、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工程、工业能耗在线监测平台建设工程、绿色工厂示范工程、绿色工业园区示范工程等十大重点工程,积极推动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计量体系和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强化节能评估审查和节能监察,开展能源评审和绩效评价,大幅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综合效益。
(一)传统行业绿色化改造工程
一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大力推进工业结构转型升级,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产能扩张,以钢铁、煤炭、建材、有色金属等行业为重点,综合运用能耗、环保、质量、安全、技术标准协同推进,积极落实阶梯电价政策,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淘汰、过剩产能退出。二是大力实施能源利用高效低碳化改造,加快先进节能低碳技术推广应用,深入推进工业系统节能改造,重点推广能源梯级利用、资源综合利用等系统优化工艺技术,普及中低品位余热余压发电、制冷、供热及循环利用。三是推行循环生产方式。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等行业拓展产品制造、能源转换、废弃物处理-消纳及再资源化等行业功能,强化行业间横向耦合、生态链接、原料互供、资源共享。四是推动互联网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提升能源、资源、环境智慧化管理水平,推进生产要素资源共享,用分享经济模式挖掘资源与数据潜力,促进绿色制造数字化提升。
(二)燃煤锅炉专项整治工程
一是加大燃煤锅炉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整治工作力度,积极落实燃煤锅炉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实施燃煤锅炉清洁能源燃料更新改造,研究制定我省燃煤锅炉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整治财政奖励政策。二是加快高效燃煤锅炉应用,积极推广煤炭清洁化利用技术,组织实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三是积极推进锅炉系统节能、环保和安全标准化管理,组织实施锅炉能效和排放达标改造,新建20蒸吨/小时及以上燃煤锅炉应同步安装高效脱硫和高效烟气除尘设施,实现新建锅炉稳定达标排放。四是积极推进工业园区(或产业集聚区)锅炉“以大代小”,采用PPP模式,合理布局热源和管网,组织实施热电联供和集中供热、供气工程。五是优化和改善燃料结构,大力推进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努力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禁止直接燃用高灰分、高硫分煤炭。力争到2018年底前,分步淘汰各设区市建成区10t/h以下燃煤锅炉。
(三)电机系统能效提升工程
认真执行电机能效提升计划,大力推广高效电机产品。一是加快淘汰低效电机。结合500户省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目标考评和日常节能监察执法,开展在用电机及电机系统普查,制定下发推进电机系统能效提升推进方案,对列入淘汰范围的电机,明确淘汰时间和措施。二是大力支持江西电机生产企业申报高效电机列入国家推进目录,研究制定我省电机系统能效提升财政奖励政策,积极推动本省高效电机的推广应用。三是加强政策引导和能评审查,加强电机能效标识备案管理,确保新增电机产品全部达到高效电机能效标准。四是充分发挥我省稀土资源优势,支持我省永磁电机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到2018年底前,全省重点用能企业电机系统能效水平得到全面提升,高效电机市场份额提高3-5个百分点。
(四)工业节水改造工程
一是大力推广节水工艺技术和设备。围绕工业节水重点,大力推广《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节水设备(产品)》,重点推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高效冷却、热力和工艺系统节水、洗涤节水、工业给水和废水处理、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等通用节水技术和生产工艺。重点在钢铁、纺织、造纸和食品发酵等行业推进节水技术进步。二是积极推进企业水资源循环利用和工业废水处理回用技术应用。采用高效、安全、可靠的水处理技术工艺,大力提高水循环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品取水量。加强废水综合处理,实现废水资源化,减少水循环系统的废水排放量。鼓励各级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采取统一供水、废水集中治理模式,实施专业化运营,实现水资源梯级优化利用。三是加大对废水集中处理企业和工业节水的资金支持。在安排节能减排资金项目时,对节水改造项目给予支持。鼓励企业、投资机构等加大节水技术研发和改造力度。力争到2018年底前,全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4.5%以上。
(五)清洁生产水平提升工程
一是根据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和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拟定清洁生产重点企业名录,提高重点行业生产过程清洁生产技术水平。二是围绕工业领域煤炭消耗重点行业,落实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实施焦化、工业炉窑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现控煤、减煤,降低污染物排放。三是实施生产过程清洁化改造。以源头削减污染物产生为切入点,革新传统生产工艺装备,鼓励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实施升级改造,加快提升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水平。四是优先在生态基础好、工业基础厚、清洁生产水平扎实的省级清洁化园区中,选择一批园区开展绿色工业园区试点示范创建工作。五是大力推广工业领域高风险污染物削减技术,从源头减少汞、铅等高风险污染物产生。
(六)资源综合利用提升工程
一是加大对丰城市国家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龙南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基地、南康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基地、新余废钢再生资源产业基地、贵溪铜尾矿产业循环经济基地的经验推广和建设支持,推动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橡胶等再生资源集中拆解处理和集中治理污染,促进“城市矿产”资源高值化利用和集聚化发展。二是以赣州稀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为契机,着力解决稀土资源综合利用问题,支持和总结推广先进适用的稀土资源开发、综合利用技术。三是按照“布局优化、企业集群、产业成链、物质循环、集约发展”的要求,对各类工业园实行分类管理,有序开展循环化改造,实现园区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废物“低排放”,不断增加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推进生产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加快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按照物质流和关联度统筹产业布局,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建设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示范区,促进企业间、园区内、产业间耦合共生。力争到2018年底前,全省工业固态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3%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