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系统接口
系统中主要包括三类接口,其中:资源层和响应层之间为Ⅰ类接口,响应层和协调层之间为Ⅱ类接口,协调层和外部系统之间为Ⅲ类接口,如图1所示,各接口应满足以下要求:
a)Ⅰ类接口主要用于资源层和响应层之间的信息交互,资源层向响应层传送功率大小、可调功率大小等信息。
b)Ⅱ类接口主要用于响应层和协调层之间的信息交互,依据IECTR62939-1的2.3.2.2条,协调层应根据不同需求响应项目类型,向响应层传送以下几类信息:
1)价格类信息:响应层根据电价信息调控资源层设备或系统,调控策略由响应层确定;
2)削减/增加量类信息:响应层根据削减/增加负荷量信息调控资源层设备或系统,调控策略由响应层确定;
3)间接控制类信息:响应层根据间接控制信息调控资源层设备或系统,调控策略由协调层和响应层共同确定;
4)直接控制类信息:协调层直接制资源层设备或系统,调控策略由协调层确定。
c)Ⅲ类接口主要用于主站接收外部系统控制信息、激励或者电价信号等,并向外部系统反馈实际响应结果。
5.3系统功能架构
如图2为系统功能架构,系统功能包括基础信息管理、实施流程管理、实施效果统计、系统在线监控和高级应用功能。
基础信息管理、实施流程管理、实施效果统计、系统在线监控为系统必备功能,高级应用功能为系统选配功能。
图2工业园区需求响应系统功能架构
6系统功能
6.1基础信息管理功能
6.1.1用户管理
系统应对参与需求响应的园区工商业企业电力用户、分布式电源运营商、负荷聚合商等的注册、档案、权限等进行管理。
6.1.2资源管理
系统应对园区注册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的电力负荷、发电、储能等的设施名称、可调容量、可参与项目类型等进行管理。
6.1.3项目管理
系统应对需求响应项目名称、项目类型、项目发布单位、项目发布时间、响应时段数等进行管理。
6.2实施流程管理功能
6.2.1用户邀约管理
系统应向签约用户发出邀约,并确认用户响应量、响应时间及响应时段等。
6.2.2响应过程管理
系统应对需求响应用户通知、需求响应事件信号接收、需求响应具体执行过程进行管理。
6.3实施效果管理功能
6.3.1基线负荷计算
系统应根据存储的的历史负荷数据,按照激励补偿方规定的基线负荷计算方法,自动计算并保存基线负荷。
6.3.2节约电力电量计算
系统应基于基线负荷计算节约的电力和电量。
6.3.3响应效益统计分析
系统应参考GB/T32127-2015,统计和分析需求响应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