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能源和电力的持续探索与实践,进一步引发了刘振亚对全球能源问题的深入思考。
资源紧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也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三大严峻挑战。
数据显示,全球化石能源消费每年排放二氧化碳高达320亿吨,二氧化硫1.2亿吨,氮氧化物1亿吨。据统计,按照目前的开采强度,2014年全球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仅能开采110年、53年和54年,与化石能源相比,清洁能源储量丰富,全球水能资源超过100亿千瓦,陆地风能资源超过1万亿千瓦,太阳能资源超过100万亿千瓦,仅开发其中万分之五就可以满足未来人类社会的能源需求。
中国特高压技术的重大突破,引发了社会应对三大挑战的重新思考。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认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唯一出路在于能源的绿色低碳发展,根本途径是实施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也是世界电网发展的方向和选择。
树立“大能源观”,立足国内、放眼国际、总揽全局,统筹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战略构想浮出水面——
通过建设跨洲特高压骨干通道,形成连接“一极一道”大型能源基地与亚洲、欧洲、非洲、北美、南美的全球能源系统,实施清洁能源跨洲配置;通过建设洲内跨国特高压线路,满足洲内国家之间大容量、远距离输电或功率交换需求,提高洲内电网互济能力;根据各国资源禀赋和需要,通过建设国家级特高压电网,形成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和连接国内大型能源基地与主要负荷中心的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这正是“全球能源互联网”构想中所描述的全球特高压骨干网架。在家里用上北极的风电、赤道的太阳能,将会伴随着全球能源互联网建成而成为现实。
中国特高压技术和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受到国际社会密切关注。
在2014年9月23日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峰会上,刘振亚作了“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主题发言,引起了参会代表的热烈讨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全球能源互联网的伟大构想非常赞赏。同年11月5日,潘基文致信刘振亚,感谢中国国家电网做出的宝贵贡献,认为其代表了能源企业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的前瞻性承诺。
2015年9月14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联合国总部会见刘振亚,再次充分肯定了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构想,希望其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6年2月25日,出席剑桥能源周的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主席诺曼˙贝表示,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具有远见卓识,意义非常重大,相信全球能源互联网能够把全人类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促进全球各国及地区和平共处。
2016年3月30日,联合国副秘书长吴红波在“2016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上明确表示,“联合国将支持和推动把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作为加快能源转型、实现清洁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解决方案”。
十年磨一剑,特高压和全球能源互联网走上世界舞台。
2014年5月,刘振亚视察浙江金华特高压换流站
技术突破
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确立中国标准体系
思远,行更远。
特高压输电这一项庞大繁杂的系统工程,必然伴随着一系列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创新。
2009年1月,世界上第一个商业运行的特高压工程——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和建设的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建成。
2010年7月,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建成并正式投入商业运行。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的稳定运行和建成投运,全面验证了发展特高压输电的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和优越性。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推动能源“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要继续建设以电力外送为主的千万千瓦级大型煤电基地,继续发展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技术。
2014年4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首次会议,决定开工建设一批特高压输电通道。5月,“四交四直”特高压列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特高压电网建设进入快车道。
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进以电代煤,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发挥有效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启动特高压输电等一批“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
从第一个特高压工程安全稳定运行7年来,国家电网累计建成“三交四直”7项特高压工程,在建“五交六直”11项特高压工程;特高压工程累计送电超过5000亿千瓦时,成为中国西南水电,西部和北部煤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输送的主通道。
我国特高压电网的成功实践在世界能源领域引起极大震动。
2010年11月29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时任能源部长朱棣文的演讲颇有深意:“中国挑战美国创新领导地位并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领域,就是最高电压、最高输送容量、最低损耗的特高压交流、直流输电。”
2011年4月,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获中国工业大奖。这项工程被国际大电网组织誉为“一个伟大的技术成就”。
2013年1月,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中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同时也是世界上唯一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国际电工委员会认为,中国建成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电能力最强的交流输电工程,是电力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中国在世界特高压输电领域的引领地位从此确立。
特高压的身后是一批世界级的创新成果——
国家电网建成特高压交流、特高压直流、高海拔、工程力学四个试验基地和大电网仿真、直流成套设计两个研发中心,形成功能齐全的特高压、大电网试验研究体系,全面掌握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核心技术和整套设备制造能力,在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大电网控制保护、智能电网、清洁能源接入等领域取得世界级创新成果。
特高压的身后是中国标准体系和中国话语权的确立——
依托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建设,国家电网把科研攻关、工程建设和标准化三位一体同步推进,目前,中国特高压交流电压成为国际标准。发布国际标准6项、国家标准46项、行业标准61项、企业标准171项。国际电工委员会有4个专业委员会秘书处设在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主要负责人舒印彪担任国际电工委员会副主席,显著增强了我国在世界电工标准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特高压背后是中国实力的支撑——
中国特高压输电工程的成功,开启了特高压为最高电压等级电网建设的新纪元,在电网科技领域完成了从追赶到超越的历史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