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深度消纳清洁能源 蒙东能源打造高端绿色产业链

添加时间:2016-05-16 11:00:54 来源:经济日报

 

如何进行低碳创新

 

记者了解到,通过完善配套的局域电网,蒙东能源将清洁能源纳入到“以煤发电,以电炼铝,以铝带电,以电促煤”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当中来。蒙东能源充分利用霍林河地区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以光伏发电辅助煤矿开采,开采到的优质煤外送,风能配合劣质煤发电炼铝,为铝成品注入大量清洁能源。

 

电解铝生产对电力的持续稳定供应要求较为苛刻,要最大限度地消纳波动的风电,需要在一定的风功预测基础上,调整火电供应,以满足生产需求。在电力监控指挥中心,“煤-电-铝”产业链上的各环节的数据不断闪烁,通过实时调峰并供应火电,保证了整个局域电网电力的持续和稳定。

 

蒙东能源副总经理刘建平告诉记者,2015年8月5日,蒙东能源所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重大课题“含可再生能源的智能局域电网的运行控制技术及示范”通过了科技部验收,并为整个示范工程安全有效运行提供了可靠保证。目前,霍林河循环经济示范工程智能局域电网的风电渗透率已达到38.25%,超过目前新能源利用率最高的丹麦电网。蒙东能源的风电占局域电网总量的16%,在确定了保证风电大发、不弃风的前提下,坚持依据火电机组经济性合理调峰的原则,确保了最大限度消纳风电。2015年,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达到3300小时,高出内蒙古平均风电利用小时数1865小时一大截。

 

由于局域电网大比例接纳风电,霍林河循环经济示范工程风电每年发电约10亿千瓦时。该示范工程实施以来,已减排101.50万吨二氧化碳。按照40元/吨的保守价格计算,该示范工程可为企业节省4000多万元的碳排放成本。

 

经过多年探索,蒙东能源对于低碳创新模式的优势了熟于心:一是降低了企业的碳排放强度,示范工程吨铝碳排放由2010年的16.39吨二氧化碳降至2014年的13.91吨,降幅达到15.31%;二是促进区域碳排放量降低,热电联产替代霍林河地区城镇居民分户采暖低效小锅炉40多座,供热面积达450多万平方米;三是推动了节能技术的发展,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和能源转化效率;四是提高了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对间歇性风电的大比例消纳,大幅提高了风电利用率;五是为智能电网运行提供了运用示范;六是降低了供电单位成本和吨铝成本,与循环示范工程投产前的2013年相比,2015年全年供电单位全成本降低0.0636元/千瓦时,吨铝用电成本降低868元,供电总成本降低了7.3亿元。

 

怎样履行社会责任

 

“站在央企履行社会责任的高度,我们主动承担在传统行业解决清洁发展的职责,较早就践行了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清洁发展的路线。未来,企业不仅要更加积极地探索绿色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企业自身以及行业发展走出一条更为宽广的道路,而且还要努力将自身的成功经验进行推广,让更多的地域、更多的老百姓共享企业改革的红利。”蒙东能源董事长刘明胜对记者说。

 

蒙东能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如果说,低碳创新模式是电力行业对于低碳化道路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那么,蒙东能源打造的“风电-光伏发电-火电-电解铝”高载能产业链,则是将本地区的能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法宝。经过调研,蒙东能源认为,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白音华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完全符合低碳创新模式整体复制的要求,在这里,蒙东能源已有的低碳创新模式可得到充分完整的应用,从而促进白音华地区尽快形成低碳产业格局。目前,在白音华地区推动低碳创新模式的落地和应用已成为蒙东能源推动低碳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蒙东能源耗资20亿元,建成300MW风电项目,在没有国家“绿色补贴”的情况下,每年发电约10亿千瓦时,按照正常的国家补贴0.2元/千瓦时计算,企业承担了2亿元额外成本,为地方承担责任,为社会作出了贡献。

 

4月20日,蒙东能源通辽地区长达6个月的供热任务圆满收官。在180天漫长的供暖期内,企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下大力气进行热网检修、设备维护,全面提高供热质量,实现了安全供热“零非停、零限热、零曝光”的供热安全目标,用实际行动履行了央企的社会责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