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立场
和政府打对台早就已经是过去式了。1996年,随着台湾当局在全岛范围内成立垃圾回收基金,形势出现了逆转。“最早的时候,我们一直在和政府官员作斗争,现在我们站在了同一边,”陈说。
1989年进入台湾环保署工作的前国际事务办公室主任Justin Liang承认,主妇联盟确实是台湾最重要的非政府组织之一,她们改变了台湾的城市垃圾管理系统。
“随着时间的流失,公众的环保意识提高了,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之间达成了妥协,我们的回收系统也越发人性化和透明。”Liang说。
1996年,环保署在“谁污染谁付费”系统之下建立了统一的垃圾回收基金,要求各行业根据可回收产品的销售发票缴纳一笔费用。陈曼丽告诉我,该项基金每年接受资金约2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300亿),成就了一个新的垃圾收集回收产业。
Liang说,要是没有非政府组织的支持,环保署不可能有现在这样的权威去给行业团体施压,要求他们接受新的改革。
新模范军
台湾的垃圾回收改革为企业创造了新的商机。大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私营企业,主营塑料、纸张和金属回收,该公司去年盈利约1亿美元(6.5亿人民币)。另一家由两家纺织企业集团合资成立的台湾回收公司则主要从事塑料瓶回收,并将其制成地毯或滑雪服内部的填充物。
环保署首任署长简又新于1989年设计了“谁污染谁付费”政策。他表示,新回收系统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系列的教育活动、电视和广播的宣传、当地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行业的配合以及民间社会的动员。
“软硬兼施“的政策也少不了。环保署在补贴垃圾收集回收的同时,也对未能履行自身责任的家庭和企业进行了罚款。
绿色地平线
1996年,台湾当局出台面向全岛的垃圾回收新政策,主妇联盟的运动取得成功。自此以后,主妇们依旧奋战在推动其他改革的第一线。1998年,联盟启动了自己的堆肥项目,吸引了230户家庭自愿参与。截止到2000年台北政府同意审查堆肥项目提案之前,参加联盟项目的家庭数量上升到600户。此后,堆肥项目逐渐在台湾岛内推广。
陈曼丽说,现在联盟就是推动政府政策改革的动力,同时也起到了监督政府,要求其对环境问题负责的作用。
2013-2014年间,主妇联盟走遍台湾岛内22座城市,并按照城市的环境清洁程度进行排序,向各市市长施压,要求其重视环境问题。联盟当前的活动目标是降低浪费性消费,从根本上减少进入回收系统的垃圾。
1997-2011年间,台湾成功减少了一半以上的城市垃圾,人均产生的垃圾低于大多数经合组织成员国,仅为美国的一半。台湾不仅是成功执行回收政策的典范,其当前的垃圾回收体系也是草根组织和政府政策通力合作的最佳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