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污水处理技术篇:全面解析厌氧生物滤池以及工艺介绍

添加时间:2016-04-20 13:04:03 来源:水博网微信

 

3 构造特征

 

厌氧生物滤池根据水流方向的不同,可分为升流式和降流式两大类,降流式厌氧生物滤池亦称降流式固定膜反应器(DSFF)。近年来也出现了升流式混合型厌氧反应器。

 

厌氧生物滤池除滤料外,还设有布水系统和沼气收集系统。布水系统的作用是使进水分布均匀,为防止堵塞,其孔口大小及流速应选用及控制适当。沼气收集系统的作用是收集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加以利用,沼气收集系统上设有水封、气体流量计及安全火炬。厌氧生物滤池多为封闭型,可以保证良好的厌氧环境并尽可能多地收集沼气,其中滤料层低于污水水位,处于淹没状态。

 

升流式厌氧生物滤池的布水系统设于池底,污水由底部进入滤池后均匀地向上流动,在滤料表面附着的与滤料截留的大量微生物的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机物可被降解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净化后的出水从池顶引出池外,沼气由顶部的沼气收集管收集,池内的生物膜不断新陈代谢,脱落的生物膜随出水带出,因此滤池后还需设置沉淀分离装置。目前在运行的大多数厌氧滤池都是升流式厌氧滤池。

 

降流式厌氧滤池中,布水系统设于池顶,污水由顶部均匀向下直流到底部,生物反应产生的气体的流动可起一定的搅拌作用,因而无需复杂的配水系统,微生物附着在定向排列的滤料上,起降解有机物的作用。这种反应器不易堵塞,但固体沉积在滤池底部会给操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新近出现的升流式混合型厌氧反应器综合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与升流式厌氧生物滤池的特点,减小了滤料层的厚度,在滤池布水系统与滤料层之间留出了一定空间,使呈悬浮状态的颗粒污泥在其中生长、累积,增加了反应器中的总生物量,减少了滤池被堵塞的可能性。与升流式厌氧污泥床相比,可不设三相分离器,节省基建投资。其滤料层高度与滤池总高之比,宜采用2/3。

 

4 运行特征

 

厌氧生物滤池适用于不同类型、不同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其有机负荷取决于污水性质及浓度,一般为0.2-16kgCOD/(m3•d),滤池中生物膜厚度约为1-4mm,生物量浓度沿滤料层高度而变化,如升流式厌氧生物滤池底部的生物量浓度可达其顶部的几十倍。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在相同水质条件及水力停留时间下,升流式厌氧生物滤池的COD去除率比降流式高,升流式混合型厌氧反应器则具更多运行上的优点。

 

温度是影响厌氧生物滤池处理效果的因素之一。厌氧生物滤池大多在中温条件(35℃)下运行。温度降低会影响处理效率,经验表明,温度骤降会使效率下降幅度增大,若长时间稳定在较低温的条件下运行,则会由于滤池中较长的固体停留时间而使温度影响减弱,因此为了节约加温所需能量,亦可在常温下运行。

 

滤池高度对处理效果有一定影响。研究表明,绝大部分COD是在0.4m以下被去除的,因此滤池内填料高度不必超过1.2m。

 

采用升流式厌氧生物滤池,应注意当污水中悬浮固体浓度大于COD浓度的10%时,为防止滤层堵塞现象发生,应进行适当的预处理以降低进水悬浮物浓度。

 

5 评价

 

厌氧生物滤池具有以下优点:

 

(1)处理能力比一般消化池高;

 

(2)生物量浓度高,可获得较高的有机负荷;

 

(3)不需要专门的搅拌设备,装置简单,工艺自身能耗低;

 

(4)微生物菌体停留时间长,耐冲击负荷能力较强;

 

(5)无需回流污泥,运行管理方便;

 

(6)在处理水量和负荷有较大变化的情况下,运行能保持较大的稳定性。

 

厌氧生物滤池的主要不足是:

 

(1)滤池容易堵塞,尤其是底部,因此主要适用于悬浮物浓度较低的溶解性有机废水处理;

 

(2)对布水装置要求较高,否则易发生短流,影响处理效果;

 

(3)滤池的清洗尚无简单有效的方法。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