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产自销的突围?
烟台鼎城公司的光伏遮阳示范项目,正是利用自身的房地产商背景优势,先期做出一个新应用的落地。毕竟,无人见过的新事物,需要先让大家认识一下。
鼎城光伏公司在山东烟台建设的光伏遮阳示范项目。该公司依托鼎城集团,后者是当地是一家大型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
然而,放眼国内光伏市场,各种自寻出路的努力,则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比如,众多的光伏组件企业变身光伏电站投资商,在消化自身产能的同时,又在不断扩大产能;又比如,光伏辅料配材企业变身光伏电站投资商,以消化客户抵债过来的物资,而同时,新的抵债物资又不断输入;再有,与光伏有关的各种产品的生产者们,都在利用自己在本地的人脉资源优势,或者在资本市场上的金融优势,投资规模化光伏电站,以放大自己的产品销售。
其中,甚至不乏一些认了真的“自产自销”者,还制定了宏伟的目标,希望无限延续这种自产自销的模式。
的确,投资带动销售,大投资,大业绩,大量资源带动,更易有成就感。但笔者想说的是,也许我们该好好思考一下,这到底是一种创意的突围呢,还是一种大大的危险的诱惑?
到市场中自由流动
笔者拜访一家会员企业,听企业负责人聊起,其产品无需大力推销便在美国市场热销的事情。原因很简单,只因当地安全法规的规定,使得该企业所研发生产的这一类产品,成为市场上的唯一选择,而这家企业是全球不多的批量化生产该产品的几家企业之一。
国内市场里就难啦!这位老总叹道。不过,他说,最近有一家电站开发商慕名而来,希望能与自己合作去争取一个投标机会。
笔者的好奇心不禁被引发出来了,是什么原因使得这家电站开发商愿意放弃市场上的便宜产品,而选择我们这家会员企业的价格更高的产品呢?何况,这还是在光伏电站开发商们都在拼命降低投资成本的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