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城市化进程中水源安全问题及其应对

添加时间:2016-04-06 11:21:36 来源:给水排水微信

 

2.1水量问题依然较为突出

 

人多水少、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水资源基本特征,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100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在联合国2006年对192个国家和地区评价中,位居第127位。全国正常年份缺水约500亿m3,海河、黄河、辽河、西北和东部沿海城市等地缺水严重,缺水范围在蔓延。在全国658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达300多个,其中严重缺水城市114个,日缺水量达1600万m3。

 

据不完全统计,1950年以来全国共发生较大的城市缺水事件100多起,其中属于资源型缺水的约占65%,主要是北方缺水地区和沿海地区缺乏淡水资源的城市;属于工程型缺水的约占20%,属于水质型缺水的约占5%,属于混合型缺水的约占10%,主要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淮河流域的城市。

 

据水利部调查评估的175个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涵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144个地级以上城市,涉及供水人口4.06亿,约占全国城市总供水人口的62%。总供水量327亿m3,约占全国城市总供水量的80%。

 

从地域来看,东南和华南地区供水量较为丰富,分别约占全国总量的30%和27%,而西北、西南、华北和东北地区的供水量较为短缺,其中水资源较为缺乏的华北地区以地下水为主要水源,存在长期超采导致地质和生态环境问题,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和治理难度大、历时长,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

 

2.2水质状况仍然存在风险

 

根据2014年水资源公报统计分析,全国Ⅰ~Ⅲ类水质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72.8%,Ⅰ~Ⅲ类水质湖泊个数占评价湖泊的比例只有32.2%,Ⅰ~Ⅲ类水质占评价水库座数比例为80.8%,其中635座水库进行了富营养状况评价,37.3%的水库处于富营养状态。在国家整体水质一般的情况下,部分水源地仍受到污染威胁。

 

部分水源地流域范围内的点源污染未得到根本遏制,保护区内存在非法入河排污口,河道型水源地排污口与取水口交错分布;部分湖库水源地面源污染形势严峻,据调查,90个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的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内存在含磷的洗涤剂、农药和化肥等农业面源污染,存在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堆放和处置场所等问题,面源污染治理难度大;内源污染隐患严重,77.5%的参评湖库型水源地中营养化及轻度富营养化问题严重,局部库湾、入库支流存在游船和装卸码头污染、库底泥污染、水库水产养殖业等内源污染隐患。

 

2.3应急备用能力薄弱

 

我国多数城市供水为单一水源供水,应急能力低下,还不能满足城市饮用水需求,且很多具有严重潜在污染危害的工厂布局在河流两岸、城市区域内或者水源地附近的环境敏感区,遇到突发污染事故和特枯年或连续干旱年情况下,难以保障供水安全,例如,水利部评估的168个水源地中具备应急备用能力有124个,只占总数的73.8%,应急供水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另外,我国尚未建立各相关部门协调一致的饮用水安全应急机制,在水污染事故分级、应急预案制定、应急机制、结果监测、信息发布等都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针对全国重要饮用水源地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还缺乏统一、规范的要求;应对特大干旱及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的技术装备、物资和人员储备不足,相关培训和演练活动未形成常态化,反应与应急处置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城市水源安全保障路径

 

针对城市水源安全保障的水量、水质和风险问题,需要建立多水源保障体系、全过程水质防控体系和应急储备管理体系,全面支撑保障城市水源安全。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