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深耕环保助煤电绿色转型:清新环境SPC-3D技术应用于61家电厂近200台机组超低排放改造

添加时间:2016-03-17 11:48:28 来源:中国能源报

 

新兴市场遇新问题

 

煤电绿色转型、第三方治理,环保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在实际操作中面临各种问题。

 

在《关于在燃煤电厂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指导意见》中,记者注意到,治污企业的责任是通过双方签订的合同来明确的,由于治污企业的减排设施在物理界面上从属于排污企业,因此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无法完全保证双方平等的法律地位。

 

不仅如此,煤电第三方治理的市场矛盾还集中在独立与非独立第三方之间。以各大发电集团旗下环保技术公司为主体的非独立第三方,因具有央企背景,带有一定垄断性质,在竞标相关集团电厂项目时存在不公平的竞争现象,独立第三方此时表现出来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同时,随着煤电第三方治理市场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希望从中分羹,弄虚作假现象时有发生。“一些没有专业技术和服务能力的企业,由于看好第三方治理市场盲目进入,为了获取市场份额,低质低价竞争。” 王月淼透露,“更有甚者,一些仿冒者从施工现场偷取设备,窃得核心技术,既严重侵害了创新型企业的权益,也加剧了市场的恶性竞争。”

 

就以上现象,王月淼建议,在推行第三方治理的过程中应建立公平的纠纷解决机制,维护第三方治理企业的合法权益;政府应加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同时建立诚信机制,从资质和技术上进行考核,促进真正有能力、有技术、有运营经验的企业加入环保治理市场中来。

 

据了解,中电联目前正在讨论和制定第三方治理实施的配套意见,拟定合同范本固化意见中的一些具体措施,同时建立第三方诚信机制,设立黑名单抵制弄虚作假的企业,并且通过“领跑者”评选鼓励先进代表,届时有望进一步规范燃煤电厂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整个市场。

 

此外,随着第三方治理工作的推进,环保科技成果的推广及政策支持等也是第三方治理需要解决的问题,建议国家应完善科技资金注入机制,加大对中小型企业自主研发的支持力度。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