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执法贵在坚持
由于长期存在的环境违法问题,注定环境执法也必是一项长期工作。“当前我们面临的(环保)形势仍然非常严峻,任务是艰巨的。”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云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环保是一项长期工作,因为环境问题积累是长期的,清除也是长期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我们不可能把所有不达标的汽车一次性全部淘汰,也不可能把所有冒烟的工厂一次性全部关掉。环保的标准是有阶段性的,一刀切的做法并不可行。改善环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环境执法也同样,是一个“反复抓、抓反复”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严抓环境违法的基本思路不动摇,将各项工作尽快逐步落实,使环保工作越来越有成效。
另外,对于地方的相关部门,在成绩面前不能放松工作,在阻碍面前要敢于执法、严格执法,既不能自满,也不能怕得罪人相互推诿,需要长期坚持,让“环境守法”的意识落地生根。
“罚”不是最终目标
是不是没有罚单,就证明没有严格执法?自然不是!陈吉宁就强调,环保不是以罚款为目的,之所以严格执法,主要目的是让企业看到守法的重要性。王云龙说,贯彻环保法等一系列法律要严,要依法严惩违法行为,真正解决违法成本低和执法成本高的问题,让那些污染环境的人不敢、不想、不能污染。
天价罚单虽然对违法企业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但罚款并不是彻底解决污染的好办法。此前有专家指出,罚款只是一种事后补救,如果执法部门仍然停留在罚款思维定式上,想靠罚款来遏制不良企业的违法行为,不仅可能会产生“选择性执法”,也很难弥补违法行为对环境造成的伤害。“罚单不在大小,管用才是最好”。
事后罚款不如事前监管,将企业违法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出现“屡罚屡犯”的现象,切实提高环境评估的门槛,注重执法的常态化,着力提升对企业排污的动态监管水平等工作,想必会比单纯的罚款对环境保护更有裨益。
对于环境违法,“罚”不是最终目标。什么时候再也找不到环境违法事件了,环保部门再也不用开罚单了,环境彻底好转了,这才是我们想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