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电网公平接入,转变电网企业配网规划路线
分布式电源及储能设备的接入是电改及未来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方向,也是实现节能减排的基本要求。9号文强调积极发展分布式电源,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调节”的运营模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发展融合先进储能技术、信息技术的微电网和智能电网技术,提高系统消纳能力和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完善并网运行服务,支持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机组上网;此外,加强和规范自备电厂监督管理,全面放开用户侧分布式电源市场。
开放电网公平接入对配电网规划影响最大。分布式电源及其并网发电的发展同电力多方直接交易一样,也将导致配电网潮流分布不确定性增强;且新增大量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与微电网发电等电源节点,使用电负荷的主动性增加,因此将会大大增加电网寻找规划模型最优方案的难度;同时,电网企业需进一步明确电改核心价值,在未来发展中强化对新能源消纳和分布式能源发展的支撑能力,夯实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配售电业务逐步放开,改善电网企业统筹经营模式
售电侧放开是本轮电改的亮点之二。售电业务放开后,民营资本可以投资新增配电网,同时,9号文明确提出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配电业务。按照有利于促进配电网建设发展和提高配电运营效率的要求,探索社会资本投资配电业务的有效途径,逐步向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放开增量配电投资业务,鼓励以混合所有制方式发展配电业务。
随着民营配电网企业的成立,新增配电网建设的地点、规模将由民资自主决定,配电网投资主体将变得多元化,不再由电网企业掌控。因此,一方面,电网企业将难以对电网的整体架构进行提前把握、优化规划,以实现整体的资源合理配置;另一方面,配售电业务放开将使电网企业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电网企业亟需进一步提高经营能力和优质服务水平。
不同电力市场发展阶段的电能服务
在电能产品层面,有物理和商品两种属性。电能产品的物理属性主要有电能质量、可靠性等描述方式。对于用户而言,电能的商品属性可以用“服务”来宽泛涵盖,但“服务”一词在电力市场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内涵,对电网服务的评价根据不同阶段服务的主要内容,有不同的侧重点。
电力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
在初级阶段,“服务”与现有的电信产业中服务的内涵较为接近,主要是指按照协定的价格在协定的时间段内稳定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电能,并在出现问题时及时有效地进行响应、动作、解决和反馈,同时为用户提供基于业务流程的全周期咨询服务。对于电网企业而言,在这一阶段的服务品质刻画方法与现有的各地电力公司供电服务品质评价方法基本一致,既包括公司内部对业务部门和流程的监督与考核,也包括外部客户的满意程度、投诉频率、服务期望等客户对电网服务品质感知的评价。这一阶段的服务评价侧重于电网的基本业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