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强委员认为,实施农村农宅节能改造,是减少燃煤消耗的最直接措施。他提出,目前农村农宅节能改造技术成熟,取得了经验,具备了更大面积推广的条件。建议国家把农宅节能改造工程纳入京津冀大气治理行动计划,同时结合中央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等重大农村政策,列入农村工作计划。在此基础上,将城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农村农宅保温改造相结合,将农村农宅节能改造工作列为重点,将优惠政策延伸到农村和农民。
“传统能源不是不能用,而是要清洁转化、由‘黑’变‘白’后再用。”贾晋中代表介绍,近年来,神华集团一直在围绕煤炭的高效利用清洁转化进行探索和创新,开展新建燃煤发电机组“趋零排放”研究,建成投运国内首台“近零排放”燃煤发电机组。他建议在京津冀加快实施“用优质煤替代劣质烟煤”行动基础上,推广神华集团燃煤发电机组“近零排放”技术方案,要求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必须实现“近零排放”,不达标不能投产。同时,给予实现近零排放的机组必要支持,一是根据实际排放值,在原有环保电价的基础上,再分别给予一定程度的补偿。二是在年度电量计划、大用户直供、替代电量交易等方面给予更多、更明确的政策鼓励。三是实行减排量交易,通过经济杠杆鼓励企业环保减排方面的投入。
京津冀要“同呼吸,共命运”
新闻背景:2015年,河北省设区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平均190天,同比增加38天,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30天。设区市PM2.5平均浓度77μg/m3,同比下降18.9%,降幅居京津冀及周边七省(区、市)首位,提前两年达到国家要求河北省2017年下降25%的目标。
两会现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河北定位为生态环境支撑区。代表委员们认为,河北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重污染行业进行集中治理,收效良好,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但距中央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治污形势依然严峻。
“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要先行。”沈瑾委员认为,生态环境在协同发展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特别是大气、环境治理,各自为政,独立治理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京津冀三地只有在生态环保上一盘棋,才能保护重要生态系统及其生态功能,才能在区域层面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才能在区域层面实现全域空间管制。”
在雾霾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加速推进京津冀协同防治大气污染势在必行。褚现英代表提出,目前京津冀三地各自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对区域权限和责任没有明确表述,污染物排放、排污费收费等标准也不统一。京津冀应抓紧出台《协同防治大气污染条例》,统一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排污收费标准,实行减排责任分担机制,按照行业、技术水平、地域特点等重新分配排放总量及减排目标。对京津冀地区内已有企业,提供技术及资金支持,帮助企业实现清洁生产。充分考虑地区和企业发展阶段差异,建立奖励减排技术体系,为企业使用减排技术提供资金支撑,鼓励先进适用技术研发推广工作。另外,建立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的三地科研合作机制,重点开展污染源排放清单、污染机理、多污染协同控制以及治理效果评估等研究,联合开展实用减排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