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许多汽车企业将因为这项政策的实施面临很大压力,那么,当这些汽车企业因为政策的实施而面临压力而不得不减产甚至停产的时候,政策又将如何取舍呢?
这是一个当前利益与长期目标的政策抉择。这个抉择的背后更关乎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根本大计。
彻底铲除地方保护
地方保护主义一直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的最大敌人之一,地方保护也因此扼杀了公平竞争,保护了落后的企业,从而也阻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乃至未来汽车产业的崛起。
对此,国家也在不同的政策中提出要制止地方保护,一些地方的保护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收敛。
比如政策规定:要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不得设置或变相设置障碍限制采购外地品牌车辆;不得设置或变相设置障碍限制外地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企业进入本地市场;要严格执行全国统一的新能源汽车和充电设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不得自行制定地方标准;不得对新能源汽车进行重复检测、强制要求汽车生产企业在本地设厂、强制要求整车企业采购本地生产的电池、电机等零部件。经有关部门认定存在上述地方保护行为的省(区、市),中央财政将视情节严重程度对奖励资金进行相应扣减。
这里有两个方面值得关注。其一是地方目录的问题。此前,各个试点的城市几乎都有自己的地方准入目录,地方目录往往与中央目录有着很大的差异,甚至与中央目录有着诸多不一致。这无疑打击了中央推广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权威,也阻碍了公平竞争。其二,关于一些地方过去存在的以市场准入换整车企业当地建厂的做法,此次政策提出了严格的限制,并措辞严厉。
但更重要的是,当地的集团采购更倾向于当地汽车企业的产品,这样就造成汽车企业的市场规模被限制分割,这种利益均沾的政策最终让市场失去了更多的竞争,也最终妨碍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做大做强。
地方保护不除,新能源汽车市场不兴。
作者系汽车行业知名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