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环保经济过热背后的乱象: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低价恶性竞争成烂尾

添加时间:2016-03-07 12:50:49 来源:腾讯财经

 

E20环境平台联合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发布的《垃圾焚烧发电BOT项目成本测算及分析报告》显示,在自有资金内部收益率为 8%,垃圾焚烧热值为6500KJ/kg,建设投资为45000万元的前提下,垃圾处理服务费单价应在65元/吨左右。若考虑到应收账款周转期的问题,垃圾处理服务费初始单价将上浮至68元/吨。

 

“野蛮人”“超越底线”“行业自毁”……面对低价中标竞争,环保业界纷纷吐槽。

 

“个别企业不计后果、竞相降价的跑马圈地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环保行业的整体利益。”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指出,环保行业具有公益属性,应对偏离项目成本价格的恶性竞标现象高度重视和警惕,不能完全以“最低价中标”的方法确定中标企业。

 

环境商会提交的《关于遏止环保行业恶性竞争的提案》认为,环境技术及运维管理技术未有跨越式突破,环保行业融资的财务成本及税费普遍增加,市政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并不具有全面降价的广泛基础。

 

提案指出:“一旦低价中标环保项目后续运营出现问题,不仅影响当地环境质量的改善,也将激化政企矛盾的集中爆发。”

 

推波助澜的资本过热

 

在赵笠钧看来,低价竞争越演越烈,与环保产业过热密切相关。

 

环保商会的统计显示,环保产业在“新兴经济支柱产业”的预期下,近年开始“热”起来,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业并购重组加剧;第二,大型国有企业纷纷进军环保,包括中建、中铁建等“中字号”企业,以及重庆钢铁、杭州钢铁等产能过剩领域的企业;第三,资本市场看好环保产业。

 

“曾经有资本界的朋友对我说,现在放眼看去,除了环保等少数几个有投资价值的行业,其他领域可能没有太多的投资机会。” 赵笠钧调侃道。

 

“十一五”以来,环保产业年均增速超过了15%。根据国家发改委统计,截至2015年底,环保产业产值预计达到4.5万亿元。

 

环境商会统计,2015年国内环保行业并购案例约120起,涉及交易金额超400亿元。2016年开年两个月的时间内,环保并购案就有10起,涉及金额高达150多亿元。

 

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向《棱镜》分析,很多传统行业的国企面临转型,借助资本优势,抢占尚处于成长期的环保市场,引发了更多的并购。

 

例如,杭钢股份2015年投资28亿元,以置换股权的方式纳入三家环保公司,将原有亏损的钢铁资产置出。

 

“大型国有企业急于转型,但对这个行业理解不够就进来了,不知道这个市场的成本在哪里,价格误区在哪里。”威立雅中国区副总裁兼CEO黄晓军向《棱镜》指出,不排除一些企业在资本运作中做文章和概念,因此不惜亏本拿下项目。

 

回到创纪录的18元/吨绍兴垃圾焚烧项目上。工商资料显示,报价企业三峰环境的母公司为重庆德润环境产业集团(简称“德润环境”),而后者由重庆重庆水务资产公司与苏伊士环境集团合资成立。

 

据官方介绍,德润环境将成为一个百亿级的投资平台,致力于中国环境相关产业的投资开发。苏伊士环境中国区执行副总裁孙明华在2015中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上说:“在未来的中国环保行业,新成立的德润环境将进入前几名。”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