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土壤修复治理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有一套成熟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目前美国适用的土壤修复标准为(1)用于推导保护人体健康的筛选值(SSL)土壤筛选导则;(2)基于生态风险的土壤筛选值(Eco-SSL)导则;(3)污染土壤初始修复目标值(PRG)。美国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详细,涵盖全面。
与国际上成熟国家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相比,目前我国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存在以下问题:(1)一级标准制定过分强调统一。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土壤性质差异也比较大,标准制定过分统一不能如实反映各地的土壤污染实际情况。(2)二级标准难以操作。二级标准值是从全国众多土壤类型中选最小的土壤环境临界含量经综合考虑而制定的,难以反映实际情况。目前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表存在重金属形态单一,有机物含量少,未考虑土壤污染物对生态受体的毒性效应,因此无法有效指导污染土壤修复工作。我国的土壤修复环境质量标准与国外还存在较大差距,为此应加强环境基准的研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风险评估导则,建立完善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
2015年1月,环保部决定修订《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并对标准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目前已修改完成了《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指导值(二次征求意见稿)》,并完成了配套标准《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3、“镉大米”、”癌症村”“宋家庄地铁站中毒”等事件频发
土壤污染的危害极大,会导致农作物的减产以及农产品品质的降低,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危害人体健康。2004年4月,由于北京宋家庄地铁站原址是一家农药厂,导致工人在施工过程中中毒,被称为“宋家庄地铁站中毒事件”。2006年7月,位于苏州南环路附近郭巷的一家化工企业搬迁后留下了二十亩毒地,导致六位建筑工人施工时感染而陷入重度昏迷。2013年,土壤重金属污染导致有着“鱼米之乡”美誉的湖南省出产的大米镉含量严重超标,“镉大米”一时引发恐慌。同时,由于土壤环境的严重污染,中国多地频现“癌症村”,河南江苏地区居多。类似事件不胜枚举,一幢幢触目惊心的事件背后是大家对迅速开展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作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