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京六”惊了谁 北京汽车排放标准争论两年未定

添加时间:2016-01-22 13:53:09 来源:千篇一绿

 

从沉默到发声

 

当行业协会向车企征求“京六”意见时,无锡威孚力达的反馈是:“限值可以不一样,但建议用同一工况。”

 

工况,指的是汽车研发过程中,油耗、排放等测试所依据的试验规范。市场上,车企打出的“节油”宣传口号,指的正是其在工况测试中的“成绩”。不同的工况就是不同评分标准,同一产品可能会得到不同的分数值,“京六”和“国六”正是使用不同的工况。而工况越接近实际行驶情况,则越能确保“成绩”更接近事实,有利于环保部门监管。

 

早在2014年,北京环保局表示“京六”将借鉴美国加州标准,后者采用了以FTP75为首的5个工况。不过,从一开始,汽车企业就是拒绝的。

 

受访的多名专家向南方周末证实,企业私底下都有怨言,但在“京六”的研讨会和内部工作会议上,企业代表却闭口不提。“车企谁敢说不?都在会下说。”一名企业内部的工程师告诉南方周末。

 

车企最大的担心在于两套标准并行。“标准不同,工况不同。如果两套标准并行,意味着同一款车型企业需要出两套方案,相当于两种产品,费人费工费力。”华晨汽车工程研究院动力总成部部长黄昌瑞向南方周末解释。

 

“京六”派率先公开发声。2014年7月到9月,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排放管理处处长李昆生先后在中国汽车报、中国环境报发表文章释疑,他将“京六”解释为“国六”出台之前的过渡产物。

 

而对于车企中的自主品牌,美国标准太严、车企缺少技术积累则成为另一个顾虑。一名民营车企的动力系统标定技术人员向南方周末介绍,“国内大部分车企的技术都来自欧洲,自主品牌的研发实力很弱。”

 

对此,李昆生在文章中直指,自主品牌不太重视机动车排放法规的实施和相关技术路线、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北京市实行最严格的排放法规和新车上牌监管,并不是削弱某些自主品牌的竞争力,而是不允许那些企业为盈利继续生产和销售不达标车辆,从而损害民众健康。”

 

2015年,环保部透露“国六”很大可能采用欧洲标准,京六和国六采用两套不同的标准成为“大概率事件”,反对的声音开始公开化。

 

在2015年底,这演变成为一场案牍上的争论。董扬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网站的个人博客中发表文章,标题简短直接:《反对“京六”》。一个半月后,内燃机工业协会也正式致函北京市环保局,表示“不同意京六标准的发布和出台”。

 

两个行业协会都认为,增加两套标准并行会给车企带来研发成本。“最终还是消费者埋单。”董扬说,“我们广泛征求汽车企业意见,大家意见很一致:反对搞两个标准。我们已经把意见明确告诉北京环保局,也报告国家环保部。”

 

而董更认为,北京环保局曲解了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根据我们对国家有关法律的解读和认识,我们认为地方不具备单独制定汽车排放标准的权力。因为我们的法律规定,地方可以提前实施,没说提前制定。如果把可以提前实施理解为可以提前制定,这个实际上是有些荒唐的。”

 

南方周末就相关问题致电北京市环保局,对方表示目前标准还在意见征求阶段,不方便接受采访。

 

但据可靠信源透露,京六征求意见稿发布后,北京环保局收到国内外绝大部分车企、发动机企业的意见与建议,共计八百多条,其中轻型车四百多条,重型车与发动机三百多条。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