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依赖“憋”与“偷”
北京市环保产业的发展还要重视中小型技术类企业的发展,从北京市环保产业目前所面临的困难来看,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小企业的科研转换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所导致的。
对环保领域市场分析,目前所有的实用性技术,不是私营企业自己实验室“憋”出来的,就是从学校实验室里“偷”出来的。仅就从学校实验室而言,偷的过程能不能更合法化,更有效率,更有意义?这是值得思考的事情。虽然偷本身是不光彩的,转换效率也很低,对科研竞争的秩序也有伤害。但这些技术必须在私企的土壤上生长,才能成长的茁壮。
由于国有企业对技术市场特别不敏感,以及不许犯错的企业文化,所以不适合做科技转化,国企更擅长的是做资本和运营管理。环保领域的基础问题比较琐碎、分散,水、大气、固废等环境要素的广泛性和难以可量性导致很多环保问题,而且新问题的出现和老问题的迭代是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国企的发展速度跟不上,必须是由一些中小企业去做才能成功。中小企业转化科研成果为实际应用,然后将应用转让给大企业,让大企业去做投资运营;大企业做好市场化,与中小企业形成生态圈层,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促进环保产业的不断发展。
其三,借力平台型企业的5大角色作用
环保产业不同于其他行业,技术迭代性强,从而导致中小科技企业与高校的衔接项目存在很多争议,一是认为研究类课题并没有实际应用;二是学校所研究的内容在实际中也用不上。这会阻碍中小型环保技术企业的不断发展,所以需要平台型企业在中间搭建桥梁的作用,也就是要发展产业服务业来为环保产业提供信息、传播、品牌、咨询、金融等综合服务,促进产学研机构的有效对接。
在中小科技企业发展过程中,平台型企业扮演了多个关键角色:
1、“翻译”官
大专院校的老师基本不懂企业的需求,企业也不懂学校老师的研究内容,因此需要有中间人做“翻译”。传统上产学研结合,只是简单凑在一起,但是现在仅仅凑一起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顶层设计,需要有专业的第三方平台机构来承担这样的工作。
2、机制设计师
国家正在突破机制设计这一部分,但是目前依然非常复杂。机制设计就是合理的让老师避免风险,由专业的第三方平台机构来帮助老师做“防火墙”,设计好利益分享机制。国家课题成果用在私人企业,需要有专业的机构去研究、设计、对接,给政府、企业、学校做好各种约定、规则等事项。
3、资本引路者
借助资本力量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要,这需要有专业的平台机构对初创基金和VC进行设计,让学校及科研机构很好的参与到资本力量中来,让企业弄清楚如何更好的投资,以最好的方式和学校合作。
4、与研究类课题的对接者
研究类课题的结构设计与改革,要与环保产业合理布局相一致。课题的落地需要智力机构参与,智力机构作为中间的桥梁,可以反促课题的合理落地。
5、市场的传播员
任何的科研成果在落地前,市场的传播对科研对接产业应用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市场上的传播,会扩大科研成果商业机会的利用。互联网时代传播是双向的,要有一系列的传播方式去辅助推动科研成果落地。
在科技转化中,要大力发展平台型企业,不断促进产业服务业的壮大,做好链接产业和科研机构间的桥梁作用,重点推进中小环保科技企业与学校的有效对接,辅助中小企业与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借助平台力量调动科研力量,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这同样也是E20环境平台不断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