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的危机
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大爆发,引发了各路资本竞逐这个市场。不仅仅是传统的汽车企业已经都开始把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自己的主要战略方向,一些全新的资本力量,都已经将目光甚至资金都投入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当中。
新能源汽车市场被各种力量高度关注,引发更加激烈的竞争,对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是一个好的事情。然而,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成立,也将带来新能源汽车产能的大幅提升。
其实,即使按照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统计,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情况。
比如,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3.64万辆和3.43万辆,1-10月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18.12万辆和17.11万辆。
如果从这个数据来看,产销差距相差不大。产销比例相对平衡。
但是,如果再比对一下工信部发布的产量数据,就会出现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5.07万辆,1-10月累计生产20.69万辆。
明显看出,工信部的产量数据相比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有很大的落差。但是由于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是根据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统计,所以,产量的数据应该以工信部的更加准确。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很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目前的产量已经远远超出了市场销量。
在这种情况下,假使再有新的企业建立起来,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能会越来越大,产销差距会越来越大,产能过剩的问题就会出现。
产能过剩的问题还不仅仅在于产能出现过剩会对市场产生冲击,而是产能过剩会带来一个另外更加严重的后果:资源的浪费。
失去崛起良机
中国在传统汽车产业方面与发达国家有太大差距,要想赶上甚至超越,并不是短期内所能够达到的目标。
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一定是中国汽车产业崛起的一个最佳机会和途径。虽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中国也有许多技术上的劣势,但是与传统汽车产业相比,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的机会相对要大得多。
特别是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最大潜在需求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拥有其它国家不可获得的天然优势。
然而,优势与机会并不等于现实,这种优势与机会,只有努力争取才能变为现实。
目前,几乎所有的跨国公司都提出了自己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并会在未来几年在中国市场投放。
虽然跨国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动作缓慢,但是其沿袭传统汽车研发、生产、销售的管理机制,会让他们的产品品质与技术性能更加有保证。
如果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忽略了产品品质这样一个基础,虽然在短期内能够在市场中占据领先位置,但是从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中,中国可能会丧失这次得来不易的先机。
2015年,长安汽车成为中国品牌中第一个乘用车年销量突破100万辆的企业。其实,早在之前,中国也有一些自主品牌曾经一度向100万辆发起冲击,最终功亏一篑。其中的问题就是在市场销量增长的过程中,产品品质引发的市场负面效应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必须从现在开始,把产品品质作为一个战略重心认真实施,只有这样,目前市场中的领先位置才不会被后来的外资品牌所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