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解读《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添加时间:2016-01-04 14:57:26 来源:中国环境报

 

3京津冀发展定位需优势互补

 

“大气、水等环境质量的改善是目标,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则是着手点。《规划》的更深层面是发展方式的转变。”王涌彬说。

 

《规划》对于造纸、制革、印染、电镀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提出了明确的取缔要求。王涌彬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淘汰落后产能的主要任务集中在河北。淘汰之后如何发展新型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是河北面临的问题。

 

张耀军表示,从京津冀一体化的区域定位来看,河北应该定位为北京、天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腹地”。在京津冀城市区发展过程中,三地应该是相互补充、利益互补的关系,这就要求在总体的规划实施层面统一考虑。

 

近年来,北京正在按照要求积极疏解非首都功能,将商贸物流、教育医疗以及大型企业的总部逐渐向河北疏解。王涌彬认为,河北应把握好这个机会,通过统一的规划和布局,将北京这些产业发展成为本地新的增长点。

 

“在这个过程中,我并不赞成北京污染、淘汰的落后产能都要抛给河北。应该跳开京津冀地区看京津冀的发展问题,从全国层面考虑产业布局和调整问题。”常纪文表示。

 

改善环境质量的难点、重点在河北,在功能区的划分上,河北未来将承担更多例如物流、农产品供应和生态资源提供等方面的功能。这就需要北京、天津两市在利益分配方面给予河北更多的支持和倾斜。

 

王金南认为,京津两市在经济层面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十分必要。应该通过北京、天津和河北3省市以及中央层面给予河北配套相应基金,用于产业转型和污染防治工作。

 

在生态补偿方面,王涌彬认为,应该从更高、更广的全国层面考虑问题。“只有全盘考虑,才能真正解决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问题,到底是北京补偿河北,还是补偿山西或者内蒙古,如何补贴等问题,都需要全面系统的考虑。”王涌彬说。

 

此外,在生态补偿过程中,常纪文建议,应该建立相应的补偿评估机制。“也就是说,污染防治工作做得好,产业结构调整到位,才能得到补偿。否则就可能使被补偿的省份有依赖性,导致污染重的地方拿到补偿款的情况出现。”常纪文说。

 

“无论生态补偿是何种形式,从质量改善角度来看,京津冀三地的生态环境利益是共同的。”张耀军表示,从全国统筹考虑京津冀的发展问题,将《规划》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地方政府的执政目标中,将绿色生产生活的理念融入到政府、企业和公众中,才能实现京津冀地区的环境质量改善和区域的协调发展。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