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表2可知,在两个不同标准下,生物质的灰成分差别很大,而ASTM标准则更加符合实际应用过程。燃烧设备及受热面等的高温氯腐蚀是生物质燃烧应用中需要面对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在生物质的常规测试分析中补充测量生物质中的氯含量十分必要。为了更好的研究和利用生物质能,我国应尽快研究制定出相应的生物质分析测试的标准方法。
2生物质直接燃烧技术
生物质直接燃烧是指纯烧生物质,主要分为炉灶燃烧和锅炉燃烧。传统的炉灶燃烧方式燃烧效率极低,热效率只有10%~18%,即使是目前大力推广的节柴灶,其热效率也只有20%~25%。生物质锅炉燃烧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把生物质作为锅炉的燃料,以提高生物质的利用效率,适应于相对集中、大规模利用生物质资源。锅炉按照燃烧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层燃炉和流化床锅炉等,以下就生物质层燃和流化床燃烧作重点介绍。
2.1层燃技术
传统的层燃技术是指生物质燃料铺在炉排上形成层状,与一次配风相混合,逐步地进行干燥、热解、燃烧及还原过程,可燃气体与二次配风在炉排上方的空间充分混合燃烧。锅炉形式主要采用链条炉和往复推饲炉排炉。生物质层燃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农林业废弃物的开发利用和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等方面,可适于燃烧含水率较高、颗粒尺寸变化较大的生物质燃料,具有较低的投资和操作成本,一般额定功率小于20MW。
在丹麦,开发了一种专门燃烧已经打捆秸秆的燃烧炉,采用液压式活塞将一大捆的秸秆通过输送通道连续地输送至水冷的移动炉排。由于秸秆的灰熔点较低,通过水冷炉墙或烟气循环的方式来控制燃烧室的温度,使其不超过900e。丹麦ELSAM公司出资改造的Benson型锅炉采用两段式加热,由4个并行的供料器供给物料,秸秆、木屑可以在炉栅上充分燃烧,并且在炉膛和管道内还设置有纤维过滤器以减轻烟气中有害物质对设备的磨损和腐蚀。经实践运行证明,改造后的生物质锅炉运行稳定,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我国,已有许多研究单位根据所使用的生物质燃料的特性,开发出了各种类型生物质层燃炉,实际运行效果良好。他们针对所使用原料的燃烧特性不同,对层燃炉的结构都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优化,炉型结构包括双燃烧室结构、闭式炉膛结构及其他结构,这些均为我国生物质层燃炉的开发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应当看到的是,我国生物质层燃技术与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应当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开发出具有我国特色的先进的生物质层燃技术,以增强我国在生物质燃烧技术领域的竞争力。
2.2流化床技术
流态化燃烧具有传热传质性能好、燃烧效率高、有害气体排放少、热容量大等一系列的优点,很适合燃烧水分大、热值低的生物质燃料。流化床燃烧技术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技术,在矿物燃料的清洁燃烧领域早已进入商业化使用。将现有的成熟技术应用于生物质的开发利用,在国内外早已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已进入商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