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电网企业在光伏项目送出通道建设上已经投入巨大。据了解,截至今年9月底,国网区域内累计投运330千伏及以下光伏发电送出工程线路总长度达到了2860千米,专用光伏发电送出汇集变电站变电容量1181千伏安。累计330千伏及以下光伏发电送出工程投资总额达52.19亿元。
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与统计研究所所长李琼慧在本次研讨会上表示,由于电网项目核准及建设周期较长,导致新能源送出和跨省跨区受限。“新能源项目建设周期约为送出工程的一半,客观上存在同步投产的矛盾,造成新能源项目建成后不能及时并网的情况。有的业主为了早投产,有意愿随项目本体自建送出工程,但与电网公司建设送出工程的监管规定不一致。”李琼慧说。
此外,每年第四季度的“抢装潮”使一些光伏项目在年底集中投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光伏发电的并网压力。
甘肃内蒙古将试点就近消纳
为了解决弃光问题,近期国家及甘肃等地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10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开展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试点的通知》,拟在甘肃、内蒙古率先开展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试点,为其他地区积累经验。
此次试点提出,一方面积极加强输电通道和配电网建设,促进可再生能源外送,扩大消纳范围;另一方面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传统能源调峰配合形成局域电网,减少外送线路建设需求,探索在试点地区局域电网内考虑输电距离因素测算确定输配电价,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促进可再生能源积极消纳的良性循环。通过企业自备燃煤火电机组公平承担社会责任,履行调峰义务,参与交易,提高调峰能力,加大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力度。
同时,本次试点还提出在可再生能源富集地区,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形成市场主体,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参与直接交易并逐步扩大交易范围和规模,鼓励可再生能源供热以及实施电能替代,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扩大电力消费,促进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
甘肃省自然能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李世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解决弃光问题,可以尝试在西部建设更多的储能电站。“使光伏、风电项目具备储能能力,不仅能从根本上改变可再生能源发电不稳定的现状,而且可以大大减轻输电线路的压力,也更有利于电网的平衡和调度。
政府应该在这方面加强政策上的支持。”对于一些地区在冬季利用风电进行供暖的尝试,李世民认为,目前光伏发电成本较高,虽然利用光伏发电供暖在理论上和技术上并没有太大的难题,但在经济性上跟传统的供热模式差距甚远。李世民建议,在可再生能源富集地区可以积极发展光伏化工、光伏冶炼等产业。“这也是就地消纳光伏电力的一种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