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二次改革没有打破全员持股的局面,“激励钝化”的危险仍然存在。
2013年,一场更具效率的改革开始推行:彻底打破全员持股和分红机制,实行关键岗位职工持股方案。此外,随着企业规模逐步扩大,持股会预留股份额度不足,2014年持股会采用收购会员股份方式增加持股会预留额度,确保持股会计划的持续性。
要让老员工让股,难度可想而知。但管理层率先作出表率,“没有今天的让渡,就无法吸引更优秀的人才。”很快,所有持股老员工全体退让1/4股份,放入股份池。
此外,将即期绩效同长期绩效相结合,打破分红与股份的完全挂钩。在每年股权分红上,实现货币资本出资和劳动贡献兼顾,其中货币出资收益占70%,绩效贡献收益占30%。
防止股权激励钝化改革不设终点
“通过不断完善的员工股权激励,凝聚了核心骨干队伍,强化了企业与员工以产权为纽带形成利益共同体。”余寅如是说。
股权激励机制所释放的“红利”不断显现。上海电力设计院由单一的城市电网设计企业,转型为向客户提供绿色、安全、高效的电力能源咨询、设计和工程总承包的全过程服务、多元化发展企业。
同时,通过强化股权激励向生产一线员工倾斜的导向作用,突出能力和业绩贡献相结合,吸引了一批新能源人才,使公司的新能源业务快速发展,并不断引领清洁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
近三年,公司营业收入年均5.45亿元,年均增长56%,年均利润总额1.45亿元,年人均利润总额67.37万元。公司的人均净利润、人均经济增加值、全员劳动生产率等多项指标,均排名全国电力设计行业前列。
就如余寅所说,只有不断地“变”,才能防止激励机制的钝化。股权激励改革在效率的道路上,没有终点。
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党委书记陆晓春表示,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关键是人才,而上海设计研究院“在改革中不断改革,在改革中不断完善”,结合企业实际和改革效果进行创新,凝聚了人才,调动了积极性,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