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建了许多充电桩,为什么没有多少汽车去充电;买了新能源汽车,家里(在公司里)有电源,为什么充不了电,必须要到规定的地方去充?
(5)工信部规定新能源汽车的一次充电持续里程是150公里以上,为什么交通部却要求持续里程是200公里以上?新能源公交车生产企业如何办?
(6)国家(地方政府)的新能源汽车的补贴给了整车生产企业,而电池是瓶颈,为什么不补给电池企业?
(7)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主要还得靠市场机制,为什么不把补贴给终端用户?
(8)有的说,“充”电模式好,有的说“换”电模式好;有的说有补贴好,有的说没有补贴好;
(9)有的说发展混合动力好,有的说发展纯电动的好。这是用什么标准在比较?
(10)有的说,要按规划的技术路线来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有的说,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不要规定什么技术路线。这是在争论什么?
(11)有的说,发展新能源汽车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有的说,先要把发展道路顶层设计好。这之间有什么矛盾?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全世界的趋势,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成为汽车强国必由之路。目前的现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莫衷一是。
2.中国哲学是先哲们效法自然的智慧结晶,其指导意义重大
新能源汽车发展是科学。所谓科学,就是要讲逻辑,而理清逻辑关系的任务是繁重的。许多人想理清这些逻辑关系,实际上越理越不清,只有盲目前行。而盲目前行不是中国人性格,“凡是”都要搞得一清二楚,才是中国人。中国人有能力把“凡是” 搞得一清二楚,因为中国人有把“凡是” 得一清二楚的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是先哲们效法自然的智慧结晶,其指导意义重大。中国哲学最简洁的表述是“道”。什么是“道”,最简单的回答,“道”就是路,路就是“道”。路是有“形”的,而“道”却是无“形”的。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道路是很长的,是复杂的。这里包含有“形”的路和无“形“的道。
(1)“摸着石头过河”有一定道理。但是“摸着石头过河”只是定位于探路阶段;“要先进行顶层设计”也有一定道理。但是必须是探路阶段基本完成以后,顶层设计才有可能性。将两者统一“道”这个层面,其逻辑关系就理清了。
(2)“充”电模式好,有道理;“换”电模式好,也有道理。到底哪种模式好,不知道。将两者统一“道”这个层面,其逻辑关系也可以理清。“换”电前,必须要先“充”电,充满电,再放到车上去。但是目前的技术条件有限,“换”电过程太复杂了,而给车载电池直接“充”电比较简单。何谓专家,能把复杂过程简单化的人,才是专家。“充”电模式与“换”电模式一比较,其逻辑就清楚了。
(3)有桩无“车”充电,有车无“桩”充电。许多人无解。但是将两者统一“道”这个层面,就更简单了。中国处处有电源,车上配有充电设备,充电还困难吗?一定要把“桩”单独拿出来的人,自然有他道理。
(4)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要规划规具体的技术路线的说法,这与“道”离得太远了。
同理,其他无需再一一列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