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分级标准
按以上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方法进行计算后,进行了如下分级,见表2。
5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要点
5.1 物理修复技术
5.1.1 技术要点:深耕翻土应将底土与表土更新或混匀;客土法中使用的非污染土壤性质最好与原污染土壤相一致,以免引起污染土壤中重金属活性的增大;换土法应妥善处理被挖出的污染土壤,按照HJ 25.4 标准执行,使其不致引起二次污染。
5.1.2 适用对象:深耕翻土适用于轻度污染农田;客土法适用于中度或重度污染农田;换土法适用于重度污染农田。
5.2 物理化学修复技术
5.2.1 技术要点:固化技术要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与固化剂按一定比例混合,经熟化最终形成渗透性很低的固体混合物;电修复技术利用电动力学法在土壤中插入电极,把低强度直流电导入土壤以清除污染物;化学修复技术包括化学提取修复技术和化学改良剂修复技术。修复的土壤要保持土壤理化性质稳定,尤其是 pH。
5.2.2 适用对象:固化技术一般适用于轻、中度污染的农田;电修复技术适用于各种污染程度的农田,特别适合于低渗透的粘土和淤泥土的重金属污染的治理,不适于对砂性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化学提取修复技术适用于各种污染程度的渗透系数大的表层污染土壤的修复,化学改良剂修复技术多适用于轻、中度污染的农田。
5.3 生物修复技术
5.3.1 技术要点:微生物修复技术利用微生物能够改变重金属存在的氧化还原状态或与重金属具有很强的亲和性的特性,固定或转化重金属,从而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毒性;植物修复技术利用重金属超累积植物来固定、转移或转化土壤中的重金属;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把植物与微生物结合起来,融合二者优势。修复前先要确定重金属种类,针对特定种类选择相应的植物或微生物。
5.3.2 适用对象:适用于轻度和中度重金属污染的农田。在实际应用中,可选择单一修复技术或多种修复技术联合使用。
6 基本原则和工作程序
6.1 基本原则
综合考虑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区域各项因素,采用科学方法选择修复技术,制定修复方案,使其目标可达,修复工程切实可行,同时要确保污染区域修复工程实施的安全性。
6.2 工作程序
6.2.1 确认重金属污染区域的条件和污染程度
6.2.1.1 资料收集
收集并核实相关资料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结合当地农业和国土部门的相关调查和监测结果,确定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来源、种类、程度、范围和空间分布特征,判断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及其管理制度、监测能力等。
6.2.1.2 现场踏勘
考察重金属污染区域,包括植物种类、耕作制度、土壤修复工程施工条件,特别是用电、用水、施工道路等情况。
6.2.1.3 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等级
通过本标准4.1和4.2中污染程度评价方法确定其污染程度和等级。
6.2.2 确定修复目标和修复模式
6.2.2.1 确认目标污染物
分析前期资料获得的土壤重金属监测值,确认污染区域重金属污染类型,若为复合污染,确认进行修复的重金属的主要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