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煤炭“变形”加速清洁利用 煤电一体化输出无形“电流”

添加时间:2015-07-29 10:41:43 来源:经济日报

 

煤电一体化输出无形“电流”

 

变“输煤”为“输电”,山西、内蒙古等多个产煤大省都提出了相同的发展思路,力图打造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在此思路下,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煤电一体化”发展模式受到青睐。

 

前不久,记者随全国人大执法检查组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在国电建投布连察哈素煤电一体化项目,只见青草绿树之间错落布置着或蓝或白的各型建筑,数以百万吨计的煤炭源源不断地运输进来,并在燃烧之后转化为电流,然而整个厂区却看不到煤炭的踪影。

 

“项目由布连电厂和察哈素煤矿组成,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运营,煤、电两个行业在一个生产系统中紧密衔接。”走在该项目整洁的厂区中,国电建投公司总工程师刘波告诉记者,一体化的设置为企业节省了不少投资和成本,煤电联姻也使得企业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全封闭、最紧凑的输煤系统和储煤罐也大大减少了传统煤矿的粉尘污染。

 

2014年,内蒙古全区装机容量达9235万千瓦,居全国首位。下一步,4条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和配套的煤电基地项目投产后,将新增外送电能力3000万千瓦,年减少煤炭外送量约1亿吨。

 

山西近年来一直在全力推进输煤变输电战略,加快晋电外送市场和通道建设。如今,全省34户主力火电企业中,有30户实现了与煤企联营,煤电关系由“背靠背”走向“肩并肩”。

 

煤制油工程产出清澈“油品”

 

透明的瓶子里装着水一样清透的液体,“这是我们用煤炭直接液化生产出来的柴油”,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总经理张传江揭示的“谜底”让记者大开眼界。

 

记者了解到,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现代化煤直接液化工业企业,这是解决我国石油供应短缺的一条重要途径。而煤直接、间接液化以及清洁生产的核心技术,该公司全部掌握,并在发达国家拥有多项专利技术的授权。

 

“煤直接液化技术是目前最高效的煤制油技术路线,其综合能源转化率为57.4%”。据张传江介绍,该项目的建设规模为年产油品400万吨,年可消耗煤炭1200万吨,年产值达300亿元。现已建成第一条生产线,年产油品108万吨。

 

“神华年产100万吨煤制油示范项目的成功运营,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掌握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核心技术的国家”,据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能源开发局总工程师郝大庆介绍,内蒙古的另一大煤制油项目——伊泰年产16万吨煤制油项目是国内煤炭间接液化完全自主技术产业化的第一条生产线。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