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普遍制定目标
记者:发达国家在能源转型上有哪些动作?
戴彦德:随着能源消费量的大幅增加,化石能源大规模利用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区域环境污染等难题也日益突出。在这一背景下,推进新一轮的能源转型、构建可持续的能源体系正成为世界性的潮流。
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推进能源转型,并普遍制定了大幅提高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的目标。
美国提出到2025年温室气体排放相比2008年水平减少40%。美国落基山研究所甚至提出,到2050年美国将不再使用石油、煤炭、核能,仅依靠可再生能源和少量天然气,可以支撑美国GDP增长1.58倍。
欧盟提出到2020年能效要比1990年提高20%,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提高到20%,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要占到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5%,占到电力消费的97%。
德国提出到2050年一次能源总消费要比1990年减少50%,其中建筑领域能源总消费要比1990年减少80%,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到60%,占到电力消费的80%。
丹麦的研究机构更是提出到2050年要全部用上非化石能源,实现彻底脱碳。
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
记者:重塑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的难点在哪里?
戴彦德:未来,我国要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既定发展目标,对能源需求的刚性增长仍将难以改变,如果按照经合组织(以下简称OECD)国家的人均能耗水平,能源需求将接近90亿吨标准煤,即使按照世界上能源经济效率最高的日本和德国的人均能耗水平,也要接近80亿吨标准煤。
然而这两种情景都不可能发生,因为资源没有保障,环境也没有容量,未来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重塑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推动能源转型,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以大幅减少煤炭的需求,从源头上削减污染物及二氧化碳排放源。
从中长期的发展目标来看,到2050年正值建国100周年,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节点,届时,若能源消费总量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65亿吨标准煤,在此情形下,即使形成煤炭、油气和非化石能源三分天下的能源消费结构,化石能源消费总量仍将高达40亿吨标准煤以上,同目前的状况相比,污染物的排放源及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有增无减,环境状况将难以改变,但这一情形人均能耗已比OECD国家低了40%。
理想的状况是将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并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才能从根本上消减污染物及二氧化碳排放,彻底回归碧水蓝天。但面对的挑战是,即便是在达到目前OECD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情况下,我国人均能耗比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仍要低80%,可见实现这一目标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减少终端能源需求
记者:在重塑能源生产和消费体系上,您有何良策?
戴彦德:重塑能源生产和消费体系,并非一蹴而就、一招一式可以完成的,必须全面、系统地予以推动。
在发展模式上,要转变增长方式,同时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减少周期性浪费。
在供应模式上,要逐步增加高效清洁、低碳环保、连续再生、永续利用的低碳和非化石能源的供给,减少经济发展对高碳能源的依赖。
在生产模式上,通过整合设计,变革理念、互联网加等手段,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终端能源的需求。
在生活模式上,鼓励并引导社会各界绿色消费,低碳消费,来减少能源的需求。以更加清洁、可持续的能源体系,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