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石化行业谈环保新常态:法规加码 铁腕执法

添加时间:2015-06-05 13:18:48 来源:中国化工报

 

作为化工行业中“百年老店”的典型代表——杜邦,对于环保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的理解更加深入。杜邦百年的发展历史表明,做好环保不仅是社会责任的体现,而且是企业可持续性核心战略要素。将环境战略与业务运营规划融合成一个完整的战略体系,并通过这个战略体系提高发现和创造商业价值的能力。杜邦可持续解决方案事业部大中国区总经理谢荣军接受中国化工报记者采访时:“做好环境管理,不仅仅是投入,也可以是节省成本,挖掘价值。因为环保不仅仅是简单的末端治理,它更强调的是过程控制和精细化管理。比如石化企业的VOC控制是很重要的课题,如何管理好众多的VOC无序泄漏点,不仅关系到排放是否达标,而且更重要的是通合规达标的过程,帮助企业做好设备、设施全面的一体化的管理,让生产过程更加高效,由此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率和盈利能力,使企业更容易从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目前的环保政策为石油和化工行业环保、低碳、绿色发展营造了一个十分有利的政策环境,环保产业的市场机制正在形成,以环保为抓手倒逼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在行业中已经拉开帷幕,无论是企业自身的环境治理还是为‘三废’提供相关的材料支持,石油和化工企业在提升绿色竞争力的过程中都将寻找到更多的市场机会。”庄相宁表示。

 

 

磷石膏的处理一直困扰着磷化工企业。红日阿康用磷石膏生产的建筑石膏粉得到市场认可。图为厂区运货的车辆络绎不绝。 (李从容 摄)

 

环保重典促产业升级

 

毋庸置疑,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新形势下,制约石化产业发展的因素除了市场、技术外,环境和资源的约束力已经显露无疑。环保部政法司环境政策处负责人表示,过去30年我们基本走了一条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道路、在财富快速积累的同时,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中国在生产世界上最多产品的同时,却让生态产品成为自己最短缺产品;中国在制造快速增长的经济奇迹的同时,也让生态差距成为自己与发达国家最大发展差距。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将是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的重要途径。

 

与其他行业相比,石化行业的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则显得更为严峻。石化行业是一个高度依赖资源、能源的行业。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既是行业发展必须的能源又是生产不可或缺的原料;石油的加工炼制又是一个高能耗的过程;磷肥、钾盐(肥)、无机盐等行业又是高度依赖矿产资源;而农药、染料以及煤化工等废水污染物含量高、难处理。当这些产业特性遇到史上最严的环保法规,一场硬仗是避免不了的,借用一位化工企业老总的说法就是“不是企业消灭污染,就是企业被污染消灭。”

 

庄相宁认为:“对于石化企业来说,严苛的环保法规无疑是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在当前这种国内外经济环境不乐观的形势下。但是从长远来说,新《环境保护法》对整个石化行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来说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环保法规和铁腕执法,将形成更加严厉的倒逼机制,迫使企业投入更多的财力和精力来提高清洁生产的水平,实现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长期目标。”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借助环保法规,实现产业整合、提升技术水平、淘汰落后产能已经成为促进石化产业升级最为有力的手段之一。而这一点在染料行业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染料行业产品具有种类繁多、工艺复杂、生产步骤多、收率低的特点,大部分原料、中间体及副产物都以“三废”形式排出,染料行业是有毒有机污染物防治的重点行业,社会关注度很高,特别是废水中污染物处理难度高、投入大,过去一些企业为减少废水处理成本,就采取了直排的方式,引发了的环境污染事件饱受诟病。污染事件曝光后,各地加大了对染料企业排污的监管力度,一些缺乏环保处理装置和技术的小企业被淘汰出局,而那些环保手段齐全,排放达标的企业也因此脱颖而出,赢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产业的集中度不断提高,过剩产能和低价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产品价格回升,行业中初步形成了有序竞争、良性发展的局面。

 

“近3年出台的环保法规对于提升染料行业的‘三废’治理水平和生产工艺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企业主动加大环保投入和新工艺开发,多效蒸发、加氢还原、连续消化、管式加氢等新型清洁生产工艺到广泛应用。行业内已经形成了‘不环保就是死的理念’。”中国染料工业协会秘书长田利明向中国化工报记者表示。

 

中国染料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也显示,近几年,染料排名前十的染料企业在环保方面的投资均超过亿元。近5年间,入驻化工园区的生产企业占80%,产量占95%。通过各类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应用,染料工业废水得到有效治理和控制,废水产生数量每年减少1500万~1800万吨,COD排放每年减少15~20吨。

 

“环境法制越来越严厉特别是在司法和执法上,对企业既是挑战也是带来了机遇。企业环保意识的提高,不仅促进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同时也净化了市场环境。行业中一批‘三废’排放不达标的小企业陆续关门停业,退出了市场,而一些大企业的产能却在提升,恶性竞争受得到了抑制。”田利明表示。

 

与染料行业有着相似情形的还有农药、化肥、铬盐、合成革等行业,采访中相关企业的负责人对中国化工报记者表示,许多企业开始也都是迫于环保的压力不得已进行污染治理的,但在环保法规越来越健全、执法越来严格的形势下,这些环保先行者也最终成为了最先受益者。许多企业已经开始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不断地开发新产品、新工艺,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缩短工艺流程、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影响的目标,新一轮的产业整合正在以环保升级为核心展开。

 

梅兰集团的负责人表示:“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有目共睹,必须将环保纳入其优先发展目标。除了执政者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外,作为化工企业也很清楚环保领域蕴含的巨大发展潜力,强者生存,企业在环保升级中,只有转型升级,放弃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的产品,开发绿色低碳的产品,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未来‘环境定律’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它对每一个企业都适用,如果与公众改善环境的需求背道而驰,企业发展的道路就必然越走越窄,最终将难以为继。新常态下,做好环境保护、污染治理不仅仅是被动地适应环保法规的要求,同时也是企业拓宽发展途径的手段。采用高效、环保、节能的先进工艺,也会为企业带来更强的市场竞争力,让企业在市场上赢得更多的主动权,特别是企业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国外的合作伙伴十分看重看对方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是否有担当,环保工作做好了会给合作成功增加筹码。”山东东岳集团负责人如是表示。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