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装备》:华锐风机一般的质保期有多长?
金宝年:两年、三年,最多是五年,现在有不少是五年。
《电力装备》:那么,风机质保期究竟需不需要有一个行业准则呢?
金宝年:机械行业的质保期一般是两年。国外风机厂商的质保期一般也是两年。中国的风电产业发展起步晚,业主对国产风机的质量有一些担心,所以提出更长的质保期要求。但实际上,对风机制造企业而言,五年和两年都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因为两年质保期的费用跟五年一定是不一样的。
但从行业角度而言,我认为还是应该有一些规范,比如陆上风机是两年,海上风机是五年。今年9月份,我们东海大桥这个项目就到了五年质保期,因为项目运营比较好。到目前为止,我们前期交流都没有什么问题,基本可以顺利出保。
《电力装备》:如果业主不出质保,资金拿不回来对制造商是不是影响很大?
金宝年:影响是很大。一方面,质保金不能回收,通常质保金是风机价格的10%。另一方面,风机制造企业还要继续负责运维,投入人力、物力。举个例子,一个10万千瓦的项目,质保金大概有四千多万元,而一年的运维费用也需要几百万元。因此,对华锐来说,我们的负担很大。因为我们的装机量很大,有9000多台的风机在运行。
《电力装备》:这是不是也意味着,对华锐风电而言,运维市场也会很大?我看到公司对此提出了很大期望,希望把这个做成一个业务亮点。
金宝年:大家都觉得运维市场很大。但从全球范围看,中国有中国的特色,国外有国外的特色。国外风电产业已经形成的产业模式,运维都找第三方公司,市场很讲究诚信也很规范。但中国目前还不是这样的一种状态,很多业主都在考虑自己运维,但未来肯定会专业化分工。
对华锐而言,以前的运维都是属于质保期的运维。从去年开始,随着我们的风机开始出质保,我们也开始着眼于这一领域,并组建了专业化的运维团队。
“两海战略”坚定不移
《电力装备》:中国的海上风电发展可谓是举步维艰,你觉得主要问题是电价吗?
金宝年:当然也有其他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电价,因为这直接影响风电开发商的投资收益。我们在江苏盐城中标了一个6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项目,2010年就进行了招标,但到现在也没开工建设,当时的招标电价七毛多。而另外一个典型项目,欧洲以外全球第一个海上风电场、中国第一个国家海上风电示范工程——上海东海大桥风电场的电价是九毛钱以上,整个项目运转比较好。海上风电建设成本高,运行维护费用受海浪、风况的影响也比陆上风电高很多。
《电力装备》:作为海上风电的先行者,华锐风电在这方面哪些准备?
金宝年:华锐风电从2007年就开始筹备进入海上风电领域,2010年,华锐风电就确立了“两海战略”,即加大力度进军海上风场和海外市场,2010年1月,国家能源局正式把国家能源海上风电技术装备研发中心放在了华锐风电。所以说我们很早就在做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布局。中国第一个海上风电——东海大桥海上风电示范项目,由华锐风电提供34台3兆瓦风电机组,2010年全部并网发电并通过240小时考核,目前已运行将近五年。我们的第一台5兆瓦样机2011年在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装机运行,目前已运行三年多。我们的6兆瓦样机2012年已在江苏射阳装机运行。我们为龙源如东潮间带风电场提供的19台3兆瓦风机也已运行三年多了,最近凭借着我们3兆瓦风机的稳定表现,还得到了龙源业主好评。同时,针对中国沿海风资源情况,包括渤海湾、山东沿海、江苏沿海、上海以及福建沿海的海上风电特点,我们都已有应对的技术解决方案。
所以说,虽然现在海上风电发展要滞缓一些,但我们的前期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的研发、运维体系。
《电力装备》:那么在出口方面呢?国家“一带一路”的政策对华锐风电会有什么影响?
金宝年:我们一直非常重视海外市场的稳步拓展,目前,华锐风电的1.5兆瓦、3兆瓦风机已出口到土耳其、意大利、瑞典、巴西、南非等国家。国家的“一带一路”政策将会进一步推进华锐风电的海外市场业务。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底,华锐风电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了17万千瓦,占国内海上总装机容量的25.8%,排名第一;海外出口容量累计达38.1万千瓦,占国内总出口容量的21.8%,排名第二。我相信,作为国内风电市场的推动者,拥有雄厚技术优势和经验积累的华锐风电,一定可以重返市场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