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形成首个特高压交流环网
随着特高压综合效益的显现,以及解决雾霾问题、防治大气污染等迫切需要,发展特高压电网已成为国家能源发展、清洁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今年5月,国家决定加快建设包括国网“四交四直”特高压工程在内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要求到2017年全部建成。届时,华北电网将初步形成特高压交流网架,京津冀鲁新增受电能力3200万千瓦。
同时,华东电网将形成特高压交流环网,长三角地区新增受电能力3500万千瓦,每年可以减少发电用煤2亿吨,减排二氧化硫96万吨、氮氧化物53万吨、烟尘11万吨,可有力支撑受端地区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此外,发展特高压电网,对拉动内需和经济增长、带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带动就业等,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投资估算,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输电通道总投资将达约2000亿元,增加输变电装备制造业产值900亿元,直接带动电源投资约5000亿元。每年拉动GDP增长640亿元,增加税收120亿元,增加就业岗位14万个。
后续特高压工程将跟进
11月4日,在国网召开的“两交一直”特高压工程开工动员大会上,来自宁夏、上海、内蒙古、北京等地的多位政府要员表示,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推动能源革命,从根本上解决雾霾问题,需打破常规,进一步加快推进特高压电网建设。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的基础上,再建设一批特高压交直流工程。
对此,国网总经理舒印彪表示:“将全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各项任务,加紧启动‘五交八直’特高压工程,加快构建特高压骨干网架。”届时,在全国形成“西电东送、北电南供”、“水火互济、风光互补”的能源配置新格局,实现“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安全、更经济、更清洁、可持续的电力供应。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王禹民在会上表示,12条输电通道可新增约7000万千万的输电能力,基本满足京津冀鲁、长三角、珠三角地区2020年前的受电需求,每年可减少上述地区标煤消费1亿吨以上。“3项工程的开工建设,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系列输电通道的建设开了一个好头,希望国网公司以3项工程为契机,再接再厉,抓紧其他8项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输电通道工程的前期工作,条件具备后,抓紧开工建设。”
据了解,目前蒙西—天津南、榆横—潍坊特高压交流工程已完成前期工作,即将上报国家能源局核准;锡盟—泰州、晋北—江苏、内蒙古上海庙—山东等特高压直流工程前期工作已进入最后收尾阶段。根据国家到2017年建成12条输电通道的要求,明年将有多条特高压线路密集开工和设备密集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