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污染物排放趋势与环境质量变动时序关系分析

添加时间:2014-11-17 14:57:14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相关研究也普遍认为包括空气质量在内的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是一个长期过程。中国工程院、环境保护部的《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2011年)提出了中国大气污染治理的目标,2050年大多数城市和重点区域基本实现世界卫生组织(WHO)环境空气质量浓度指导值。“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13年)认为,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真正好转,并达到欧美国家空气质量标准,还需要20年时间。曹军骥(2014年)通过分析中国PM2.5的浓度降低的历史趋势,认为中国城市空气PM2.5质量要达到新标准,约需要21年,即2034年才能达到新国标。关大博等(2014年)分析,如果按照PM2.5浓度每五年下降25%的速度,京津冀估计将在2030年左右才能达到35μg/m3的国家标准。如果京津冀地区在2022年间实现PM2.5浓度降至35μg/m3,必要条件是削减当前80%的PM2.5直接排放、60%的SO2排放、75%的NOx排放、85%的氨气排放。而薛文博(2014年)利用CMAQ模型模拟的结果表明,如果“十二五”期间SO2、NOx排放总量(按照规划的目标)分别下降8%、10%,2015年全国PM2.5年均浓度将下降2.3%。
       主要结论和建议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中国主要污染物排放叠加总量的峰值极可能在2016年-2020年之间
从数据来看,SO2、COD、氨氮等主要污染物在2006年出现“拐点”,此后,进入下降通道。NOx在2012年首次出现有统计数据以来的下降,预判NOx已进入“平台期”,进入下降趋势。据此,可初步判断“常规”的大气、水污染物排放已实现转折。初步预测表明,未来5-10年中国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拐点即将全面到来。初步估算,2016年-2020年之间(即“十三五”时期),中国主要污染物排放(叠加总量)会达到峰值。从这个意义上讲,讨论中国是否应避免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道路即将成为过去式。当前至2020年左右是遏制污染物排放增量、实现总量减排的关键时期。
         当前至2020年极可能是中国污染物排放进入下降通道、环境质量状态异常复杂的关键时期
初步分析得出,当前至2020年,中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正处于“转折期”,也是各种污染物排放叠加处在最高点的平台期。由于环境污染具有一定的累积效应(水和土壤污染物的累积效应比大气要严重)。主要污染物排放拐点到来,并不简单等于污染“恶化”的终点或是环境质量向好的起点,而很可能是环境质量状态最为复杂的时期。由于环境质量的评价范围、标准选取不同,以及各类污染物的自净能力、环境容量不同,因此环境质量变动的时序与污染物排放趋势的时序并不一致。但是,如果从积极的一面来看,也可以大致判断当前至2020年这一阶段是中国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关键时期。可以肯定的是,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是一个长期过程。
           现阶段,在加强环境监管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环境质量的相关研究和环境监测,提前预判环境污染形势。同时,应加强宣传和科普工作,使公众认识到政府所做的减排工作,以及污染减排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本报告的研究边界是分析主要污染物国家尺度的排放趋势,并未细分考虑区域层面及重点地区的污染物减排趋势。更进一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分区域特别是对重点区域(比如京津冀地区)的污染物排放趋势及环境质量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同时,本报告并不考察局部地区的特征污染物问题。
         第二,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分析问题的视角,本报告在分析影响污染物排放趋势的主要因素的变化趋势上,对部分污染物排放趋势的分析只采用了简单的趋势外推方法。更进一步的研究,需要对单项及加总后的污染物排放趋势进行精准的定量分析。
         第三,主要污染物排放趋势和环境质量变动趋势是分析环境污染形势的两个维度。本报告的核心是考察中国主要污染物排放趋势。环境质量变动与污染物排放变动密切相关,但二者之间关系非常复杂,因此,本报告对环境质量的变动趋势只进行了大致的分析。需要特别强调,对主要大气污染物、水污染加总处理,判断其“加总”后的峰值,只是对中国环境污染形势进行一个“总体的”判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环境质量变动趋势的研究。
          第四,需要进一步研究后拐点时期中国的环境监管调整问题,包括监管体制的调整以及政策工具的调整。随着主要污染物排放的转折,对污染物减排的技术、监管水平及政策工具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污染物排放控制从“总量控制”的粗放控制逐步转到以环境质量为导向的“精细化”控制阶段。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