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被资本盯上的垃圾发电

添加时间:2014-09-04 14:07:27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资金密集型主要指垃圾发电项目前期的固定资产投入较大,一个1000吨日处理量的电厂需投资5亿元左右。因此该领域的投资者一般是大型央企、国企、跨国公司,或者打通了资本市场融资渠道的民营上市公司。
           基于上述特点,想在垃圾焚烧发电领域有所作为的企业纷纷补充产业链上的短板。在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北京国资公司对绿色动力的收购。
         绿色动力此前是一家民营企业,1993年开始从事垃圾处理,是国内最早引进国际先进垃圾发电技术进行国产化改造、升级和再开发的企业。2005年绿色动力开始引入北京国资公司,直到2008年被全面收购,成为北京国资的全资子公司。后又通过进一步重组,2014年6月实现香港上市。 
       最赚钱的环节
         垃圾发电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的垃圾发电设备提供商、下游的垃圾发电厂建设方和运营方。对于设备商来说,由于技术水平的差异,该领域的企业毛利率存在较大差异,但主流企业的毛利率普遍在30%以上。
          垃圾运营一般采取特许经营的方式,主流的是BOT(建设-经营-转让)或 BOO(建设-拥有-运营)模式,特许经营期一般在25-30年。垃圾发电运营具有区域垄断和项目现金流稳定的特点,内部收益率一般在6%-12%,回收期一般5-10年。运营企业的收入来源为上网电费(向电网收取)和垃圾处理费(向政府收取)。
          其中上网电价收入约占70%-85%,电价补贴标准为0.25元/度。2012年4月,发改委将全国上网综合电价统一提高到0.65元/度。
         垃圾处理补贴收入约占15%-30%。目前全国各地垃圾处理补贴费的高低与采用的焚烧设备类型关系最为密切。其中成本较高的炉排炉,补贴相对较高,一般在70-150元/吨;而流化床成本相对较低,补贴相对便宜,一般在50-90元/吨。
           虽然目前垃圾发电设备制造商毛利较高,但运营才是垃圾发电行业的发展方向。据有关专家预计,垃圾焚烧处理量的增长高峰将在2015年结束,此后增长率只能维持在6%以下。而垃圾发电由于运营成本较低,且特许经营期达25年以上,未来盈利有望持续、稳定增长。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