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揭秘中南海座谈会专家及内容:定调下半年 混改被提及

添加时间:2014-08-07 14:31:35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中国经济报告》2014年第6期推出的“年中经济研判”系列报道中指出,是否触及或穿破底线,是政府会否出台刺激政策的一个重要判断标准。目前判断,整体经济还没有触及底线。
           宏观调控新常态
          近期稳增长政策的再度出台也引发了市场和社会对改革与转型的担忧。可以发现,政府长期调结构的目标并未改变,短期内也未放弃经济增长底线。微刺激与改革并行,成为宏观调控新常态,在具体实施中体现为宏观政策行政化和微观化倾向。
         习近平在座谈会上表示,要根据条件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全面深化改革步伐,推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在 2014中国企业竞争力夏季峰会上坦言,中国经济面临减速,不得不承认中国需要微刺激,而稳经济需要投资。
          在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方面,李克强在座谈会上强调,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注重实施定向调控,在调控上不搞“大水漫灌”,而是有针对性地实施“喷灌”、“滴灌”。定向调控的三大方向为:简政放权营造公平市场环境、有效增加公共产品供给、大力支持实体经济。
            刘世锦在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的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上建议,宏观调控与深化改革应有机结合,实施“改革式刺激”。“改革式刺激”指的是,符合经济潜在增长率、在短期下滑过快时“托底”而非“推高”、发掘因体制机制障碍而被压抑的增长潜力。
          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告诉《中国经济报告》记者,如果增长潜力是7%,而一定要用刺激政策将增长提升到9%以上,虽然可以实现短期繁荣,但会导致资产泡沫、通胀、坏帐和经济大起大落。
          对于货币政策,马骏认为,要防止杠杆率的加速上升,引导结构性去杠杆。目前来看,地方政府、国有企业等部门杠杆过高,但民营企业和居民部门杠杆率并不高,甚至还有加杠杆的空间。此外要关注货币流通速度下降问题,一个原因是企业融资成本过高导致投资意愿低,第二个原因是存在大量经营难以为继但又不能破产的僵尸企业,尤其是一些地方国企占据了资金。如果货币流通速度提高,就可以用更小的货币增量来支持一定的经济增长。 
       宋国青则在座谈会上指出,扩大股权融资比例是缓解杠杆率上升的唯一办法。他在此前接受《中国经济报告》记者采访时,曾阐述过上述观点,杠杆率是负债总额与GDP的比值,从表面上看,如果把债务压低就可以降低杠杆率。但实际上过去两年也一直在提去杠杆化,而杠杆率的上升速度在过去十几年里是最快的,也就是说债务即使减少杠杆率也可能进一步上升。一个解释就是债务压低后货币增速随之降低,导致通货紧缩,通缩对经济也是有负面影响的,最终GDP下降幅度要大于负债下降幅度。问题就在于目前社会融资总额基本上是债务融资,股权融资比例极小。
        财政政策方面,马骏建议,为化解地方债风险,应建立一个以市政债为基础的地方债务融资体制来取代地方融资平台。并推动地方发债的配套改革,如发债的地方政府编制并公布全口径地方资产负债表,以提高财政透明度和预算约束。
          在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方面,李克强在座谈会上强调,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注重实施定向调控,在调控上不搞“大水漫灌”,而是有针对性地实施“喷灌”、“滴灌”
长期看改革
           在7月8日的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要准确把握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在转方式、调结构、保民生、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李克强在7月15日的座谈会上强调,体制机制也是重要的“资本”和红利,通过深化改革搞活体制机制,将产生巨大能量。
          两个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均强调了中长期发展战略—转方式、调结构,几位与会学者也都对中国经济转型和深化改革有着自己的认识。
           李稻葵在6月份的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上指出,稳增长政策只能在短期发挥效应,有关中国经济诸多深层次问题的改革方略尚未完全落实。不仅国有企业改革、混合所有制、打破垄断、简政放权等改革项目尚未完全落实,许多各级政府官员应该主动去创新试验的改革项目也并没有推行。

[1][2][3]